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指出,要在建强组织体系、育优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上探索新方法、新路径,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深刻揭示了“植根群众”对于干部成长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群众视角作为砥砺本领的“磨刀石”,不仅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诠释,更是锻造干部真本领的关键路径。
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东湖风景区在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22名各界代表对党员干部作风呈现的“务实劲头多、担当作为多、勤俭节约多”给予高度评价,并呼吁建立长效机制。这也生动印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深意。从化解邻里纠纷的“速度”到落实惠民政策的“温度”,群众的口碑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干部的实绩,更照出工作的盲区。唯有以群众评价为标尺,才能推动干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作为转变,在民声反馈中校准能力提升的方向。
干部的成长从无捷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乡村振兴一线的“田间课堂”,还是社区治理中的“家长里短”,群众的智慧往往藏在“泥土里”。年轻干部应当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征地拆迁中学会换位思考,在信访调解中练就共情能力,在民生实事中提升系统思维。唯有扎根群众实践,才能将“纸面经验”转化为“实战能力”,真正习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从“微腐败”到形式主义,群众的火眼金睛总能及时发现。这种监督的敏锐性,既源于对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注,更折射出新时代群众参与治理的智慧与力量。因此,全省各地应主动畅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凝聚广泛发展合力。譬如,武汉创新上线的“实事实办”群众监督平台,在4000余个窗口设置“事实求实”二维码,让群众诉求直达纪委监委。畅通监督渠道,既要让群众敢说话,更要让干部怕红脸。群众监督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倒逼干部始终保持权为民所用的敬畏之心,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干部本领的“硬度”,最终要靠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以群众视角为“磨刀石”,磨去的是脱离群众的官僚气,磨出的是为民服务的真本领。当每一名干部都能在群众评价中找差距、在群众实践中长才干、在群众监督中守初心,方能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为英雄城市武汉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动力,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展现武昌担当、贡献武昌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春阳(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区市场监管局)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