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调研武汉市基层党建工作,实地查看了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区下沉党员之家、“百事帮”工作站、邻里小站等建设运行情况,长城汇楼宇“526”楼宇党建工作法经验成效,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开展“三治一服务”等先进做法。他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唯有让服务“实起来”、邻里“熟起来”、社区“活起来”,才能让“大民生”掷地有声,让城市发展更加温暖、更具活力。
用“致广大而尽精微”答好“民生题”。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以“小切口”实现“大作为”。要树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理念,既要把党的政策方针精准落实到基层,又要聚焦群众“微心愿”,建立“民情台账”“需求清单”,把电梯加装、环境整治、课后托管等小事办实、实事办好。如武汉市聚焦民生诉求,梳理形成20个社区“高频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沙龙、规划解题路径,择优筛选出31个解决案例,编发全市社区学习借鉴,实现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拓展。
用“众力并则万钧举”答好“共治题”。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需要多方参与的“大合唱”。要搭建多元共治平台,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从“我来看”变成“我来干”。要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对上承接政府下沉资源,对下统筹党员、志愿者等骨干力量,通过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健全“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鼓励群众献言献策、监督评议,才能让邻里议事厅里充满热烈讨论,让志愿者团队热情服务,让社会组织发挥专业力量,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用“冰霜历尽心不移”答好“减负题”。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2019年,党中央把这一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破解“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还需久久为功,既要为基层减负,厘清权责,让基层轻装上阵、潜心干事;更要为治理赋能,持续做好资源服务平台向小区下沉,以应放尽放推动赋能扩权、强筋壮骨,完善“小区发现、社区呼叫、部门报到”执法力量进小区的问题解决机制,让基层管得了事、办得好事,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基层治理如绣花,一针一线关乎整体,一点一滴情系民生。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支撑,以群众为基础,下足“绣花功夫”,让政策落地更精准、服务群众更暖心、社会治理更和谐,用“基层之治”夯实“发展之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梁伟(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