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一呼百应”的民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20:4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在建强组织体系、育优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上探索新方法、新路径,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有呼必应”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党和政府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只有真正做到群众有呼声、政府有行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一呼百应”的强大凝聚力。

如何实现“一呼百应”?关键在于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青山区青和居社区的“沿着总书记考察足迹”现场教学,不仅是对这份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让党员干部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群众才会在党组织号召时积极响应。要让“有呼必应”转化为“一呼百应”,必须从组织建设、队伍培育、服务优化三个维度发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建强组织体系,让基层治理“有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要优化社区(村)党组织设置,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向小区、楼栋、网格延伸,确保群众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同时,要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快速传递、高效解决。

育优骨干队伍,让基层治理“有力量”。基层治理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骨干队伍。要选优配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退役军人、返乡能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同时,要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升其群众工作能力、矛盾调解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他们既能“听得懂群众的话”,也能“办得好群众的事”。

创新服务载体,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服务群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创新服务方式,比如推广“红色物业”“微心愿”认领、“邻里议事会”等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同时,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接单、线下办理”,实现“预约在网上、代办在网格、服务在社区”。

“有呼必应”考验的是党组织的执行力,“一呼百应”体现的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党组织的大事来办,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组织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成为党的“同心人”。让我们以“有呼必应”的实干精神,凝聚“一呼百应”的磅礴力量,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晓乐(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