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民情民意的“最初一公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其核心要义就是要让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这意味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绝不能是虚功,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来推进,必须深深扎根于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之中。
建强组织体系,就是筑牢治理的“主心骨”。一个严密、高效、充满活力的组织网络,是凝聚社会共识、激发治理效能的神经中枢,更是确保政令畅通、行动一致、执行有力的基础保障。它如同四通八达的根系,将党的意志和温暖输送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治理的触角灵敏而有力。为此,必须持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织密建强组织网络,不仅在农村、社区等传统领域深耕厚植,更要向楼宇商圈、新兴业态、互联网等新空间有效覆盖,确保组织体系的“毛细血管”通达末梢,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育优骨干队伍,重在激发治理的“源头活水”。基层干部和党员骨干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和“贴心人”。他们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效,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感受。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选育管用,既要严把入口关,确保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分子进入队伍;更要注重日常的培养锻炼,不断提升他们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实际本领。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洪”雁队伍,为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服务载体,贵在打通民生的“痛点堵点”。时代在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未必能完全适应今天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思路、新平台、新方法。无论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便捷度,还是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响应速度,或是创设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服务项目,其根本目的都是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更暖心。只有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实现“一呼百应”的民心所向。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强不强,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最终要看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增进了人民福祉,是否让群众感受到了切身的温暖与依靠。当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困难有人帮,诉求有处说,幸福可触摸,安全有保障时,党的执政根基才会坚如磐石,基层治理的效能才能真正显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海(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