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规范的“上门服务”才让消费者放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6日16:2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随着网络的普及,“指尖一点,服务上门”正悄然改变着这种状态,30元请人上门喂一次宠物,10元约到20分钟代遛狗服务,98元可享上门做 4 个家常菜的便利,298元就能在家上一节专业的瑜伽私教课……从日常饮食到运动健身,从宠物照料到生活琐事,上门服务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把服务搬进家”的模式,不仅响应速度更快而且预约方式更灵活,契合当代年轻人追求高效、自由的消费偏好。但在为人们生活“减负”的同时,这一新兴业态如何能走得更稳、更远,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当代人而言,时间是最奢侈的资源,而上门服务能将奔波的耗时压缩成指尖滑动的瞬间,帮人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所需。从上门美甲师带着全套工具叩响家门,到厨师在厨房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这些服务的兴起,正是源于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足不出户享服务”的迫切需求,既省去了通勤的繁琐,更让体验感与便利感直线上升。更重要的是,“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特质使其更具竞争力。“上门服务”通常都是由专业的服务人员提供,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提供更加高效和专业的服务。与此同时,个性化定制的灵活性更是戳中了当代人的需求痛点,就像家庭教师的选择,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性格特点精准匹配,让每一份需求都能得到专属回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新兴消费业态也为社会注入了新的就业活力。在就业压力凸显的当下,上门服务为许多人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新选择,让技能与需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实现对接。

新行业的兴起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上门服务”也是同样,不仅是消费者有担心,从业者也有担忧。由于上门服务多发生在私人之间,缺少正式书面合同的约束,因此双方在服务的具体内容、约定时间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不少服务人员未经严格审核,缺乏专业培训与相关资质,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有的收费标准模糊不清,暗藏加价陷阱;更有甚者,交易通过私人转账完成,后续维权环节形同虚设。此外,服务人员进入家庭私人空间,也让消费者对人身安全与隐私保护捏着一把汗。另一方面对从业者来说,劳动权益保障的缺失是最现实的难题。上门服务时,他们可能遭遇消费者的无理要求、恶意投诉、拖欠服务费的情况,甚至像上门喂养宠物时被抓伤咬伤等意外也时有发生。一旦遇到“不靠谱”的客户,或是双方产生纠纷,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一场无休止的“扯皮”。

推动“上门服务”从“走俏”到“走远”,当务之急,是明确服务流程、人员资质、收费规范、安全保障等“硬杠杠”,加快筑牢行业标准的“防护网”,让各方行为有章可循。首先,平台必须守住责任底线。对服务人员开展严格的身份核验与资质审核,确保其技能水平与服务态度真正匹配消费者需求;坚持明码标价,坚决杜绝隐形消费;搭建快速维权通道,让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其次,监管力量需同步跟进。相关部门应出台更为细化的上门服务规范;针对乱象频发的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公开曝光一批不良商家;同时构建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允许消费者在服务结束后客观反馈体验,为后续用户提供参考,形成“不敢套路、不能套路”的震慑力。最后,消费者个人也要做足功课。优先通过专业正规、信誉好的平台选择有资质认证、评价好的商家寻找服务;预约时确认好价格明细,避免“口头承诺”,最好留文字记录;上门时尽量让家人陪同,或者提前告知亲友,进门后留意核查对方证件信息,为自身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上门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具体体现。艾媒咨询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服务呈现“以到店服务为主体,到家服务高速增长”的局面。随着城镇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各类到店、到家服务使用需求将进一步被激活。但要让这份“指尖上的便捷”真正转化为“家门口的安心”,就需要平台严把关、从业者守诚信、消费者擦亮眼,只有三方协同努力,才能推动上门服务行业迈向健康化、规范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轨道,让科技切实为指尖上的“家”保驾护航,让便利生活的蓝图走向触手可及的现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星懿(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党校)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