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筑起冲不垮的坚强战斗堡垒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7日22:4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降水,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面对汛情考验,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一线筑起了冲不垮的堡垒,树起了淹不没的旗帜,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在与洪水的较量中,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在每一个吃劲处彰显组织伟力。在险情环伺的堤防上,临时党支部就是最坚固的“堤坝”;在洪水围困的村庄里,村党支部就是最可靠的“方舟”;在转移安置的群众中,社区党委就是最温暖的“家园”。近日,北京遭遇强降雨袭击。各区立即成立前线临时党支部,承担起最危险地段的巡查值守、群众转移、应急抢险等任务。在通州区的“守堤护堤临时党支部”中,党员领导干部坚持24小时在岗带班值守,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指挥体系高效畅通。“运河上的红色堤坝”党建品牌在实战中迸发出强大凝聚力和组织力。这些战斗堡垒,何以“冲不垮”?源于其坚实的组织基础和高效的动员能力。它们迅速响应、靠前指挥,科学调度人力物力,编织起严密的防护网络;它们精准摸排隐患,组织群众避险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它们凝聚人心、稳定情绪,成为群众危难时刻最信赖的“主心骨”。洪水可以冲击房屋、摧毁道路,却无法撼动由严密组织体系和坚强领导核心构筑的“堡垒”。它们在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将党的组织力、动员力、执行力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战斗力。当水位刻度不断攀升,党旗的刻度始终在精神高地飘扬。

在与汛情的鏖战中,一名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高扬的旗帜,在每一个危难关头辉映先锋本色。“九八”抗洪期间,16名共产党员在抗洪大堤上挺立起“生死牌”,长江沿线上堤抢险的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达1.5万多人。大江奔涌,抗洪精神接续传承。8月10日晚,武汉遭遇强降雨,暴雨预警在短时间内从黄色升级到红色,完成“三级跳”。面对暴雨考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防涝排渍工作,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风雨中高扬。这面旗帜,何以“淹不没”?因为它承载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彰显的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初心。洪水可以淹没农田、淹没街道,却无法淹没共产党员心中那团为人民利益而燃烧的火焰。这面旗帜,因一个个党员用牺牲、汗水、温暖去践行“人民至上”,而在滔天浊浪中永不褪色,高高飘扬。

堡垒巍然,旗帜高扬。组织伟力与先锋作用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正是我们党在重大斗争考验中无往不胜的关键密码。当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接近结束,但全国仍处于主汛期,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继续严格坚持防汛关键期的相关工作要求。

一方面,要织密“前置防线”,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设防”。加大对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升级,从硬件上提升抵御洪水的能力。加强防汛知识普及与宣传教育,在官方网站等开设防汛专栏,发布防汛知识、预警信息、自救技能短视频等,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氛围。

另一方面,要打造“动态防线”,变“常规处置”为“精准攻坚”。要进一步完善预案,打破“安全区”的静态思维,以“极限思维”重新审视风险,把“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的灾害纳入考量,以动态的评估替代僵化的台账。对于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场所,更应建立分级分类响应机制,同时配备定制化疏散方案与资源,确保受威胁人员能够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打击网络谣言、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防汛抗灾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宝贵的社会注意力与救援资源如果被谣言牵制,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焦虑恐慌,更可能干扰指挥决策与救援部署,影响防汛抗灾工作正常开展。要有效监测、识别、处置网络谣言,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辟谣解惑,用权威信息和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挤压谣言滋生空间。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防汛形势,要以“冲不垮”的组织伟力,以“淹不没”的先锋光芒,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奋力夺取防汛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汉兴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