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商场街头,华为旗舰店外排起体验新品的蜿蜒长队,潮玩品牌限量款顷刻售罄,非遗首秀现场人头攒动……首店、首发、首展等以“首”为特色的商业实践正从零星亮点演变为城市商业的标配,频频掀起消费热潮。从一线城市到区域中心,各地都在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鼓励引入国际和本土品牌,“首发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落地开花,成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引擎。
首发经济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从基础型向品质型跃迁。相较传统的消费场景,首发经济的含金量,就在于精准击中消费者对消费升级的核心诉求。其一是“首”字背后的稀缺性价值。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同质化商品,而是愈发追求独特性与身份认同。消费者对“首发”的追捧,其实是对“人无我有”的差异化属性的强烈渴望,这种“首发特权”创造的情感价值,远远超过普通购物行为。其二是“新”字背后的创新性体验。“首发”并非简单的“抢先上架”,其本质是供给端创新的集中释放,这就要求“首发”要在技术、模式、表达、体验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让消费者通过“首发窗口”触摸前沿趋势,满足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正是对“首”与“新”的双重满足,使首发经济成为激发长期消费意愿的新密码。
首发经济的价值在于全局激活。首发经济不仅能直接撬动增量消费,更关键的在于能发挥“磁吸效应”,吸引消费者走进“首发”所处商场创造更多衍生消费,通过以点带面,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商圈活力、重塑区域消费氛围,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动能。同时,首发经济有效推动实体商业从“卷价格”转向“优价值”,倒逼传统商业体转型升级。例如,武汉市的武商MALL致力于借国际品牌首店巩固其高端定位,而江汉路则选择依靠国潮首秀、跨界潮玩激活百年商业老街,城市商业空间实现差异化重塑。
首发经济的发展仍需把握关键。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如何将首发经济带来的“流量”变为消费市场的“留量”,才是首发经济能否成为消费增长长效引擎的关键命题。首发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脱离消费基础的首发如无根之木,必须立足本地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择优发展,让核心商圈、社区商业各展所长。首发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创新。商业始终要面对消费者瞬息万变的消费需求,“首发”要摆脱沦为营销噱头的结果,就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注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持续开展产品迭代升级,坚决避免“换汤不换药”的盲目跟风与同质化竞争的状况。首发经济的发展要政策扶持。政府要提供精准政策引导和资源扶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从品牌筛选到长效运营的完整生态链,同时也要建立公平透明的规则,规避简单发放补贴引来的投机行为。
首发经济的火热,反映了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也映照着城区的活力与繁荣。如果想要让这股热潮持续涌动,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形成合力,让首发经济成为推动消费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当更多“首”字招牌在城市闪耀,汇聚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消费者对新的美好生活的期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舒洋(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