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右转必停”试点让安全多增几分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16:2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武汉公交六公司启动“右转必停”试点工作,明确实行“两停两让”,范围覆盖52条公交线路、120余个重点路口。看似只是“多踩一脚刹车”的“小”调整,却蕴含着对交通安全的“大”考量。短短三秒的停车等待,既为司机留出了“观察期”,也为行人提供了“缓冲带”。其间细微之处的改变,折射出的不仅是对万家灯火的悉心守护,更是对“安全至上”深层逻辑的生动诠释。

大型车辆右转时,因车身高大、转弯半径大,存在“内轮差”和“死亡弯月”视野盲区,极易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全国每年因大型车辆右转视线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伤痛沉重、教训深刻。武汉公交推行“右转必停”,给予了公交车司机较为充裕的路况观察时间,让潜在危险更加“无所遁形”,也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了宝贵的避险时间。据相关统计,武汉公交推行“右转必停”后,试点路口公交礼让率达98%,行人过街平均等待时间缩短15秒。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右转必停”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车辆与行人的冲突发生可能,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民众出行安全撑起了一把行之有效的“保护伞”。

“民生问题无小事,细节之处见真章”,武汉公交六公司启动“右转必停”试点工作,让“两停两让”“走下纸面”“走入实践”,将“右转必停”从“文明倡议”变为“明确规则”,其背后是对市民出行需求的精准把握,对城市交通“细枝末节”的用心雕琢,更是对行人权益的充分尊重与保障。尤其是对老人、儿童等行动相对缓慢、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群体而言,“右转必停”给予了他们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安全。这一变化,充分彰显了武汉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让民众真切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民生温度”。交通管理的核心是为了人,城市治理的每一次优化、改善和提升也都是为了人。武汉依托“右转必停”这样的小切口,持续优化交通出行服务,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以“荆楚之智”满足“人民所盼”的有益之举,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在交通高峰时段,公交右转停车可能会导致后方车辆堵塞,影响交通流畅性;行人与非机动车可能会将停车视作让行信号,贸然进入路口,从而引发安全风险。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决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坐视不管”的误区,而应当“多措并举”,防微杜渐、及时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和发车时间,缓解因停车而造成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交司机的培训和监督,将“右转必停”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确保规定落地落实。同时,也要通过多样化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右转必停”的知晓度和理解度,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形成良好交通秩序。从而避免“因小失大”,让“小”改变持续释放“大”安全的民生福祉。

“群众利益皆要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武汉公交试点“右转必停”,虽然只是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一次“小”尝试,却在保障民众安全、彰显民生温度方面发挥了“大”作用。当礼让行人成为街头常态、当停驻等待化作会心一笑,这座城市便在硬核发展与柔性关怀的双向平衡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英雄城市”的亮丽名片更添文明与温暖的底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庞腾佳(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街办事处)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