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避开“千赛一面” 汉味足球蛮过瘾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18:5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相比于不少城市足球赛事的“通用模板”,2025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一亮相,那份扑面而来的“武汉味儿”就令人印象深刻。24支球队方阵踏鼓入场——汉口赤旗翻涌如潮,武昌焰袍灼目似火,汉阳蓝衫奔涌若江。三镇健儿脚步铿锵,踏响的不仅是绿茵,更是千万市民对城市荣耀的渴盼。

跟常见的按行政区域来分组不一样,汉超这次可真是有想法,直接以汉口、武昌、汉阳这武汉的三大“老地标”为核心来划分赛区。当江岸的球迷们扯着嗓子给自家队伍加油时,耳边好像都能听到老汉口那些弯弯绕绕的街巷里传来的热闹市井声;武昌赛区那边一开赛,就像带着东湖边上那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儿;汉阳赛区一有比赛,又好像能跟古琴台那悠悠扬扬的文化气息搭上话了。这可不是随便给哪个赛区安个名头、贴个标签那么简单,汉超是真心想让足球成为连接武汉三镇居民情感和记忆的桥梁,让大家都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地域认同感。把赛事跟城市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这么紧密地揉在一起,这种深度本土化的做法,在现在的城市赛事里,可真是不多见。

汉超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巧妙地设计了“双轨并行”的赛制。很多城市的足球联赛要么只面向成人群体,要么单独运作校园赛事,彼此割裂。汉超则智慧地将城区组与高校组拧成一股绳。城区组扎根社区,吸引老球迷和本地居民热情参与;高校组则紧密连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本土高校,为在汉学子提供了与城区队伍在同一体系下竞技的舞台。这一设计的意义,远不止于增加一个参赛组别。它打通了校园足球人才向城市高水平赛事进阶的通道,让赛事既保有扎根社区的“地气”,又洋溢着校园足球的“青春朝气”,生命力自然更为旺盛。

更妙的是,汉超与武汉城市生活的联动方式也独具一格。它没有让热闹只停留在赛场内,而是依托三镇赛区的空间分布,让足球本身成了激发城市消费与打卡的契机。汉口球迷前往武昌观赛,途中或许会顺道品尝一碗地道的热干面;汉阳球迷远征江夏,赛后可能携家人漫步汤逊湖畔。这种“看球+逛城”的模式,并非刻意设计的商业噱头,而是源于武汉三镇天然的空间格局与生活节奏。赛事因此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范畴,成为人们体验和品味武汉独特城市生活的一扇窗口。这份由城市基因自然生长出的特色,同样是难以复刻的。

汉超的亮点在于它坚定地避开了“千赛一面”的套路。它没有模仿,而是选择深挖本土。将武汉独有的三镇文化、充沛的校园资源、浓郁的市井烟火,巧妙地揉进了赛事的每一个环节。足球在这里,不再仅仅是赛场的奔跑与汗水,更升华为一种感知城市脉搏、理解武汉精神的独特方式。当赛事与城市心跳同频共振,当每一次传球都仿佛在诉说武汉的故事,汉超便不再是简单的竞技,而是一场城市与灵魂的深情对话。这,才是它真正打动人心、脱颖而出的灵魂所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妍(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统计局)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