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点燃乡村烟火,照亮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16:51 来源: 荆楚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黄陂全域旅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驱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的烟火气愈发浓郁,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乡村发展新画卷。

“人间烟火气”是生活本真的写照,更是地域活力的刻度。黄陂全域旅游的深耕,正让这份烟火气愈发浓厚,正是从盘活的农舍到热闹的集市,从潘家田的市井热络到城乡交融的温情互动,既守牢了乡土根脉,又注入了时代活力,恰是乡村振兴最鲜活的实践注脚。

全域旅游为烟火气筑牢了根基,更让闲置资源成为生活气息的鲜活载体。曾几何时,乡村闲置农房蒙尘、宅基地荒芜,“空心化”让乡土烟火日渐稀薄。而全域旅游恰似一把密钥,激活了沉睡的资源。比如,老房变民宿,古建焕新颜,文旅集市上农产、非遗、民俗交融,昔日“闲置品”成了承载市井气息的“宝藏地”,让烟火气有了看得见的模样,正是檐角灯笼、摊前笑语、檐下清茶,皆是盘活资源后绽放的生活光彩。

全域旅游以业态深度融合,赋予烟火气多元层次与厚重滋味。黄陂打破“为旅游而旅游”的局限,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交织共生,让烟火气在多元场景中鲜活绽放。譬如,木兰乡田间的农耕体验,是乡土本真的“农耕烟火”;二程书院旁的非遗传承,是文化浸润的“文化烟火”;潘家田街巷的市井喧嚣,是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这种多元共生,正是全域旅游激活不同场域生活滋味的生动体现,让烟火气既有泥土芬芳,又含文化韵味,更具市井温度。

全域旅游赋予烟火气情感温度,更在城乡间架起心之桥梁。黄陂的智慧,不止于发展旅游增收益,更在于以“本地人免费游”“消费券发放”等举措,让乡亲重新审视乡土价值、常逛文旅街区,昔日“景区与乡村割裂”的隔阂渐消,人心因之贴近,情感因之交融。

黄陂全域旅游的实践,是对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的有力回应。它用看得见的变化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冰冷的规划图纸,而是充满烟火气的生动实践;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资源、文化、情感的多元复苏。当全域旅游持续为乡村“造血”“铸魂”,这份日益浓厚的烟火气,便成了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让乡村在守护本真中焕发新生,让生活在热气腾腾中走向和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