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区域发展的整体提升,核心在干部的担当与能力。湖北省委将今年定为“干部素质提升年”,以更高定位、标准和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广大干部亟需增强支点、争先、效率、为民意识,提升抓改革促发展能力,在建成支点征程中创造新业绩新荣光。
筑基之要在环境赋能,多维熔炉铸就成长根基。优良的政治环境、干事环境和培养环境,是干部成长的沃土,能使其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政治素养上,要注重对干部政治素质、能力的培养。组织层面须旗帜鲜明抓党建强引领,持续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健全常态学习机制,引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确保干部思想行动始终同党中央同频共振。干事环境上,要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为干部树标杆,激发不甘落后志气、比学赶超勇气、开拓进取锐气,鼓励干部敢与强者比、同快者赛、向高者攀。坚决破除小进即满思维,鼓励干则必成、勇争一流。培养环境上,推动干部拥抱新知。戴“老眼镜”看不清新情况,用“旧船票”登不了新客船。要帮助干部破除惯性依赖,着力提供平台,依托党校培训、考察交流,推动“走出去看学”,使干部及时了解政策方针、科技前沿,开拓视野、增强履职本领。
要诀之策在扎根实践,基层躬行彰显本领之成。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出的一件件优秀案例和一批批优秀干部就是鲜活的践行者。党建固本,引领聚势赋能。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干部以党建带群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群互动”工作机制。通过推广“一个党员帮三户”党建品牌、完善“一约二队三会”活动形式、执行“四民工作法”,开创党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担当奋进,能动实干争先。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干部勇于担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深研本地资源与政策,把握“三乡工程”发展机遇,以木兰文化为引领,促进木兰不夜城项目落地,将民俗文化与自然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武汉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品牌创优,锐意创新攻坚。武汉市江汉区打铜社区干部立足品牌、勇于创新,打造“铜小将”文化IP、建立社区“1+N”法治工作队伍、开发社区“共享直播间”、推出“五个一温暖服务”,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的有机融合,让老社区敲响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响亮“锣”音。
纲要之举在转化赋能,对标砺能擘画善治新篇。由一方可及万,由点方能及面,基层干部应积极适应素质提升要求,以优秀基层干部为师,提升素质,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政治素养上,凝心铸魂,筑牢政治素质的压舱石。基层干部要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基层实践,提升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能力,确保工作方向正确、行动有力。前进方向上,对标争先,增强能力比拼推背感。基层干部应择高而立、向上而行,要以优秀干部为标杆,与他人比、与自己比,做到日进步月提升年有成效,比学赶超的最终落脚点,是比的担当精神、赛的工作实绩、争的发展位次,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交出经得起检验的答卷。能力素养上,强基提能,锻造干事创业金刚钻。基层干部应开阔视野,主动了解新技术发展方向、农村农业面临的问题,为基层治理装上“望远镜”;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深挖本地资源潜能,建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治理与振兴“高速路”。
征途尤需铁肩担当。铭记总书记“干事担事是职责价值”嘱托,永葆“赶考”清醒。作为湖北“建成支点”征程与“干部素质提升年”主力军,广大基层干部当以全局视野察大势,以清醒头脑辨风浪,以勇争一流的态度求进步、以比学赶超的精神谋发展,奋力在服务发展中谱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任瑞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黄陂区长轩岭街)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