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用制度机制助实干者放手一搏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23:3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8月19日,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直击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三大痛点,精准对症下药,破解本领恐慌不会干、畏首畏尾不敢干、平均分配不愿干的不作为顽疾,用制度机制让“躺平者”躺不平,让实干者放手干,进一步吹响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的奋斗号角,开创支点建设新局面。

破除本领恐慌,让想干事者会干事。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磨好“金刚钻”才能干好“瓷器活”。《意见》坚持精准施训,构建“三位一体”能力提升体系。以战略视野筑基,开展加快建成支点大研讨,深入实施“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组织全市各区对标先进,洪山区择优选派干部赴对标城区上海杨浦区跟班学习、调研考察,引导干部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以专业能力立柱,分层分类推进专业能力提升,聚焦前沿新兴领域举办“新视野学堂”,聚焦领导干部举办履职能力专题研讨班,聚焦专业部门开展条线内贯通式培训,着力培养专业部门专业骨干。以实践淬火成钢,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治理一线、招商引资一线、艰苦复杂一线等“六个一线”实践强能,通过在一线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锤炼出群众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破解难题中积累“硬底气”,在实战考验中练就“宽肩膀”。

卸下思想包袱,让会干事者敢干事。“我们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怕干得越多错得越多”,一句话吐露出了干部的心声。干部在一线“冲锋陷阵”,需要组织为他们当好后盾,为敢闯敢试、不谋私利的干部保驾护航。以容错免责划清“为公”“谋私”的边界线,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明晰边界,正面清单明确免责事项,负面清单划定红线底线,既严惩以权谋私、有意为之的违纪行为,又宽容经验不足、预判失误的无心之过,增强干部放开手脚加油干的安全感。以澄清正名构筑诽谤诬告的“防火墙”,加强对正常检举和诬告陷害的甄别,对诬告案件在官方平台发布《澄清正名通知书》,用“阳光反馈”消除“心理阴影”。以重新使用铺设“跌倒者”的“新赛道”,对一时跌倒的干部加强后续管理,落实受处理干部回访教育、影响期满考核评价工作,畅通知错能改、实绩突出的干部“回炉锻造”的通道,确保干部跌倒了还能爬得起,给干部吃下敢闯敢干的“定心丸”。

坚持实干导向,让敢干事者愿干事。鼓励干事创业,不能只靠“拍拍肩膀鼓鼓劲”“攥攥拳头喊加油”,一个地区选人用人的导向正不正,直接影响到干事创业的氛围浓不浓,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足不足。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消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风气,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政治生态下,担当实干自会蔚然成风。一方面,大力选拔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实现干部表现、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的有机统一,用实绩导向传达组织以担当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立场。另一方面,加强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甄别调整力度,对精神懈怠、能力平庸、装样子、混日子的干部,采取谈话提醒、调整岗位、组织处理等措施纠治整改,让“躺平”者躺不平,让“摆烂”者让位置,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有动力。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作为。干部的担当离不开组织的作为,持续增强干部“善为”的本领、“敢为”的底气、“愿为”的动力,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方能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广大干部以担当作为激昂支点建设的豪气锐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马越凌(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郭蕾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