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大江奔涌,清爽武汉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09:3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全会指出,大力推动美丽武汉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城市生态品质稳步提升。

当前,蓝天白云下的武汉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长江穿城而过,桥梁横跨江面,彩虹高挂天际,这是推动美丽武汉建设的有效成果,更无声地诠释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一江碧水东流,一泓清水北上”,武汉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同步推进着美丽武汉的建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武汉以绿色发展为“源头活水”,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在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长江,作为武汉的母亲河,其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武汉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积极推进长江大保护战略。一方面,铁腕取缔砂石码头、关闭砖厂、截流居民污水,严格执行“十年禁渔”政策,有效遏制了对长江生态的破坏行为;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让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江豚“逐浪”场景频现,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一泓清水北上”的胜景,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四季景致各美其美:春日樱花似雪,夏日绿荫如盖,秋日芦荻飞霜,冬日梅香浮动。“城市的名片、人民的乐园”承诺正一步步兑现。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武汉也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让曾经的污水河变成了清水渠,水质由劣V类稳定提升至地表水V类标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沉湖湿地通过拆除“三网”“退养还湖”等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越冬鸟类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成为鸟儿的天堂;金银湖通过原位生态治理工程,构建水下森林,恢复湖泊生态,曾经水质恶化的湖泊如今鱼虾成群,水草摇曳,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除了对水环境的治理,武汉在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同样不遗余力。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管控,让武汉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守护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武汉还积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低碳循环产业园建成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并启动格林回收数字化平台,为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模式;众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低碳生活方式,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武汉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武汉的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的入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展望未来,武汉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之以恒推进转型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建设美丽大武汉,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志丹(“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