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民为“镜”,照出干部实干之像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13:2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8月19日举行。全会强调,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领干部担当作为。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政绩观的本质是价值取向与责任担当的集中体现,是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对“为谁干事、干什么事、怎么干事”的根本性回答。

我们为谁干事?这关乎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军女战士,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再到“青春铺就扶贫路”的黄文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厚植于心,把“为民造福”的政绩落实于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必须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必须锚定让人民生活幸福的价值坐标。要切实想到群众心头,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所需的政策举措,充分回应人民关切。

我们干什么事?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就要求我们要将“显绩”和“潜绩”辩证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也要高瞻远瞩,多思善谋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

我们怎么干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正确政绩观体现的是利民为本的思想,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这就强调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一颗忠于职守的恒心。苏和扎根沙漠17年、植树造林面积6307亩,让沙漠变成绿洲;毛相林40余年扎根山区,带领村民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致富路”;黄大发用36年在悬崖绝壁开凿出“生命渠”……一个又一个“当代愚公”用一心为民的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神话故事照进了现实。要以“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到实效不收兵”的毅力把民生实事一件件办好、一茬茬推进、一步步展开、一项项落实,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赋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使命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武汉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党员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时刻把“人民”二字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为民动真情、谋实利、出实招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瑞阔(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