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全会全面总结了武汉市今年以来在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奋力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工作成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火热征程中,更需要广大年轻干部响应号召、对标对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持之以恒在筑牢忠诚、锤炼本领、涵养情怀、打开格局上择高而立,向上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考察湖北,为湖北发展把脉定向,对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寄予厚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武汉不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以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政治担当,对标全省支点建设推进大会各项部署要求,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聚焦“七大战略”、提升“七种能力”。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10592.8亿元,增长5.5%,规模、增速均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位,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年轻干部要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作为首要任务,忠心热爱党,铁心跟党走,始终与党同心同德。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武汉拥有产业升级的良好基础,但也面临“船大难掉头”的转型困难。面对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新要求,更要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问题。目前,全市正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势,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成为日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达41家,牵头数量位居全国第3,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7个,“武创通”入驻企业和机构达2万家……上半年,全市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工业母机等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未来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更要自觉主动扎实学习、提升素质,自觉主动深入调研、了解实情,自觉主动到改革攻坚、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一线实践锻炼,坚持长期主义,坚持锐意进取,坚持精益求精,成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先锋队、主力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立场,也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武汉大力实施开放枢纽强基行动、美丽武汉建设行动、文化强市建设行动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行动等,在完善交通网、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繁荣文旅市场、打造消费中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积极作为。以环保为例,1-7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天数增加12天。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转变,正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生动体现,只有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才有落脚点,只有不断在发展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才有着力点。年轻干部身在其中,正逢其时,唯有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才能涵养清澈纯粹的心性,在站稳人民立场、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淬炼初心,向上而行。
成绩是干出来的,唯有担当实干,才能把目标变成里程碑,把蓝图变成实景图。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武汉分层分类先后组织四十余次各类培训,组织五百余名干部深入一线实践锻炼,选派260名专业干部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调研式”实训,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正在演绎。宏伟蓝图已然绘就,展示平台已经搭建,良好生态正在形成,年轻干部必须打开视野,在比拼赶超中形成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补位意识,着眼大局,围绕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绘就功成必定有我的画卷!
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仍有万重山。前路浩荡,风正帆悬,纵使百转千回,也因择高而立而尽收眼底,矢志不渝;时代潮涌,砥砺青春,纵遭急流险滩,也因向上而行而踏浪逐峰、振翼云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银钊(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政研室)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