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全会强调,要大力选拔敢担当善作为业绩好的干部,破除论资排辈,打破“隐性台阶”,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推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良性循环。武汉要在中部崛起的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关键不在地理位置,而在干部队伍。只有选得准、用得好、管得严、激得活,武汉才能真正承担起“龙头”之任,走在时代前列。
武汉的支点建设,需要的不是“熬出来”的干部,而是“干出来”的干部;不是数资历、比年头,而是看担当、论实绩。若一味看台历厚薄,就可能让有闯劲、有作为的干部被束之高阁;若只讲工龄长短,就可能让能挑重担的年轻干部失去机会。干部的分量,不在年头多少,而在肩上能挑多重担子;干部的资格,不在熬得多久,而在干成多少实事。只有坚决破除“资历崇拜”,真正让敢闯敢拼、能干会干的干部走到前台,武汉的战略支点才能稳如磐石。
干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有明规则,还有潜规则;不仅有显性的门槛,还有“玻璃门”“隐形墙”。一些干部想干事却被挡在门外,有能力却得不到舞台,久而久之,干劲消磨、拼劲削弱。而另一部分干部安于现状,守着“隐性台阶”,缺少实干精神。干部成长最怕“台阶固定、履历刻板”。要打破思维惯性,与时俱进,转变“年轻干部难挑大梁”的观念,消除对年轻干部的顾虑,大胆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磨炼。围绕产业升级、项目攻坚、民生急难,发布“揭榜清单”,谁能解题谁上、谁揭榜谁挂帅,允许跨层级、跨条线用人,以任务牵引能力、以成效决定席位。对探索性工作给足容错边界,对程序性要求守住纪律底线,既鼓励闯、又不越线闯。让武汉真正当好中部崛起的龙头,就要打破“隐性台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荣誉。
树立“实绩导向”,重实绩是核心要义。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对武汉而言,能否走在前列,关键要看干部的政绩观。政绩观不正,就会有人追求表面热闹,搞“假作为”“做样子”,看似繁华,实则空心。为了让“实绩导向”真正落地生根,需要科学设置考核评价要素,强化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等情况的考核,引导党员干部把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特别是对公共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一定范围内听取公众意见,并合理设置群众评价在干部考核中的分值权重,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支点呼唤担当,发展需要实干。干部的担当离不开科学的选拔,离不开鲜明的导向,离不开有力的保障。要破除论资排辈的桎梏,打破隐性台阶的阻隔,树立实绩导向的风向,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为奋进者开路,才能让干部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蒋益涵(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