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8月19日举行。会议强调,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武汉迈上新起点,要发挥得天独厚的长江资源禀赋,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扛牢使命责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发挥长江经济带科教人才优势,打造中部崛起创新发展策源地。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面积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教人才优势显著。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要主动与长三角、成渝都市圈等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合作,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教优势转化。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通过共建产业园,联合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积极抢占未来新赛道。同步科学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人才、行业杰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支撑。
发挥长江水道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正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以纵横交错的水系为“纽带”,强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深度对接,促进流域间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强化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武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高质量建设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阳逻国际港,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持续织密立体交通网络,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发挥长江流域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新时代绿色发展示范区。江城武汉,水资源丰富,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百公里,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的使命。要大力推动美丽武汉建设,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巩固深化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牢牢抓住国家加强碳市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支持“中碳登”平台建设,围绕碳汇大厦加快建设“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助力武昌区构建以碳交易服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碳科技服务、碳普惠应用五大双碳服务业为核心的双碳服务产业体系。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用生态“底色”擦亮高质量发展“亮色”。
认清优势,才能向上而行。武汉正以更强的创新策源力、更优的交通枢纽、更足的绿色含量,加速将长江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为湖北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昆(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