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昌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昌在支点建设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实施方案》。方案强调,要聚焦转型一线锤炼实践本领,开展“干部一线锤炼”计划,让干部在实践历练中提升干事本领。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多次指出对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着重强调实践磨炼对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组织引领年轻干部到一线历练,是武昌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抓手。通过选派干部到急难险重的一线岗位实践锻炼,既能为一线注入新鲜血液,也能搭建起干部基层锻炼的生动课堂,真正让“墩苗”促“壮苗”,推动一株株“稚嫩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挂实”不“挂虚”,克服“水土不服”的状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武汉的“必答题”。《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指出,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强调的就是实干的重要性。目前,干部队伍普遍学历层次高、基本素质好,但不少缺乏基层历练,甚至出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如何解决好这一难题,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考题。为了帮助高学历的年轻干部更好更快适应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武昌大力探索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资盘活、征收拆迁、信访维稳等“六个一线”实践锻炼,通过接触一线、感知基层,让年轻干部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可为基层治理注入“人才力量”。这样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做事”不“做客”,克服“本领恐慌”的心态。基层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当前,武昌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社会治理的任务都要落到基层,统筹做好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任务不可谓不重。诚然,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过硬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广大年轻干部要注重从基层学习,立足岗位职责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技能,学好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让日常的学习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把学习作为自我完善、修身养性的现实需要,在一线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抓落实当作一种行动自觉,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蔚然成风,在生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开创美好未来中实现更大作为,答好时代“考卷”。
“炼金”不“镀金”,克服“得过且过”的姿态。年轻干部“墩苗”的要义在“实”,必须坚决摒弃镀金和走过场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对老百姓的事情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就是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通过选派干部到一线实践锻炼,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助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比如,对岗位经历单一的,安排到急难险重、基层治理等一线历练,帮助其提升克难攻坚、服务基层的能力;对有经济专业背景和在重要经济部门的,安排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一线,帮助其提升抓经济促发展的能力;对学历高、创新思维强的安排到改革攻坚、科技创新一线,帮助其开阔视野、更新理念。通过推动年轻干部在基层“赛场”品味酸甜苦辣,倒逼他们在摸爬滚打中练出真功夫、硬本领。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广大年轻干部要主动跳出“舒适圈”,保持进取精神,在发展一线精准弥补实践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进而磨砺意志、锤炼品格,更好地在淬炼中成长成才。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