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共硚口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硚口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转型闯关在支点建设中重塑“硚口辉煌”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大力推动“四个转型”,加快建设“三个先行示范区”,在支点建设中重塑“硚口辉煌”。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大转型呼唤干部队伍以“破壁精神”打破思维定式、机制壁垒与能力瓶颈,助推硚口区在支点建设中重塑辉煌。
破“思维之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的认知茧房。硚口的转型痛点直指思想深处。部分干部若仍沉湎于在“老路”奋进的舒适圈,则易陷入“干劲强、效果弱”的困局。全会要求干部以“四个转型”变革思维开拓发展方向。破壁之道在于三重思维跃迁,从“守摊子”到“拓疆土”,低空经济试点开辟无人机物流新场景,划定测试空域培育城市配送、应急救援等业态,正是将天空资源转化为产业空间的破局思维;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建”,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引入腾讯算力中心、百度大模型创新平台,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生态协同,让传统工业基地变身数字经济高地;从“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针对荣华街道崇仁路小区居民长达20年的用水难题,干部改变以往“投诉才处理”的被动模式,主动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方案》,2023年系统性改造27个老旧小区、惠及1.3万户居民,同时创新征拆和投融资方式,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实现城市更新可持续化。这一件件利民工作,都在无声讲述着,唯有打破“老城区只能做传统产业”的认知茧房,才能重塑硚口发展的新生机。
破“能力之壁”,锻造匹配转型的“破壁利器”。面对硚口“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要求,部分干部在数字经济、产业金融等新领域存在“本领恐慌”。当汉正街商户亟须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等生产性服务支撑时,国际化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正在制约着出海步伐;当城市更新需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升级,缺乏“绣花功夫”易导致文化断层。在“本领恐慌”的封闭困锁之中,破壁之道在于能力重塑,以“一线淬炼”升级实战方法论,在汉江湾生态新城建设中探索“公园+”模式,将15公里汉江绿带转化为文旅商融合载体,日均吸引客流8万人次;以“数字素养”赋能治理现代化,推动“工业上楼”发展总部经济,运用城市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空间布局,让老城区“向天空要效益”;从“经验型”干部到“复合型闯将”的蜕变,正是硚口从“制造锈带”转向“创新走廊”的核心动能。
破“机制之壁”,打通制度创新的“任督二脉”。硚口“四个转型”步入深水区,机制壁垒成为拦路虎。环同济健康城虽有6家三甲医院、三年产出1200项科技成果,却因专业化转化机构缺失,大量成果“锁在抽屉”,企业创新遭遇转化梗阻。部分基层干部困于“洗碗效应”,对城市更新中的拆迁矛盾、产业升级中的利益调整畏首畏尾,干部担当面临后顾之忧。制度破壁需从供给侧发力,建立“为担当者担当”的保障机制,科学设计容错清单、严肃查处诬告陷害之举,让干部在推动街道老旧城区改造、工业设计小镇建设等硬仗中放下包袱,激励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激活乘数效应;创新“以实绩论英雄”的赛马机制,通过“揭榜挂帅”推动干部主动认领重大项目,凭“奔跑奖”“蜗牛奖”激发动能。当机制从“踩刹车”变为“加油门”,干部才能从“避责思维”转向“创造思维”。
新时代硚口之“重”,重在其肩负着在“四大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肩负着造福“万家灯火”的使命担当。今天,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隘口,硚口的辉煌历史与复兴蓝图,共同呼唤着一种新时代的“破壁担当”。当干部以创新思维冲破认知藩篱、以专业能力跨越本领鸿沟、以改革锐气击碎机制枷锁,硚口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的战略愿景必将照进现实,硚口辉煌也将如期而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郝前程(武汉市硚口区“彩鸿硚”团队,汉水桥街道)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