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从“浪浪山”品读青年干部的成长真经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11:3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期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奇幻笔触,勾勒出一群小妖怪挣脱束缚、协同精进、叩问初心的成长轨迹。这恰恰是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之路的生动隐喻。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青年干部当以“浪浪山”为镜,在时代浪潮中锻造真品格、锤炼真本领。

浪浪山的小妖曾困于“按部就班削木箭”的重复劳作,渐渐消磨了勇气,而觉醒正始于踏上西行之路。部分青年干部亦陷入类似困境,或因惧怕“多做多错”而不敢尝试,或沉湎于“安稳度日”而消磨锐气。成长从不是温室里静待花开,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突围“舒适区”。青年干部当秉持“事不避难”的姿态,主动奔赴一线淬炼本领。如“草帽书记”杨帮武,用脚印丈量田垄,把产业规划写在沃野之上;似“调解能手”王建军,在家长里短中磨砺“绣花功夫”,守护一方和谐;学“樵夫”廖俊波,勇啃“硬骨头”、敢接“烫手芋”,以无畏姿态开拓改革深水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唯有在急难险重中“自讨苦吃”,在矛盾漩涡里勇毅前行,方能褪去“书生气”,炼就“铁肩膀”,让每一步成长都精准踏响时代的鼓点。

西行路上,小猪妖的机敏、蛤蟆精的坚韧、猩猩怪的勇猛、黄鼠狼精的细致,互补共生攻克难关,彰显了“独行快,众行远”的真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绝非“单打独斗”的擂台,而是“协同作战”的沙场。疫情防控中的“敲门行动”,需要登记、配送、宣传环环相扣;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需技术派、协调派、先锋派各展所长。青年干部当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中找准自身定位,调研能力强者做“智囊”,以精准数据支撑科学决策;群众工作优者为“连心桥”,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攻坚锐士当“突击手”,在关键处破局开路。树牢“一盘棋”思维,将“小我”融入“大我”,方能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系统工程中凝聚起“1+1>2”的磅礴合力。

锚定“若见死不救,取经何用?”小妖的灵魂拷问振聋发聩,道破了“方向胜于速度”的真谛。青年干部成长,首要在于答好“为谁而干”的根本命题。风雨砥砺筋骨,淬炼方见真金。成长路上,诱惑与选择时常出现,是重“显绩”还是重潜绩?是盯“帽子”还是念及百姓?抉择决定着成长的高度。“干部”二字,“干”是路径,“部”是底色,核心在于“为民”。黄文秀在百坭村的田埂上书写青春答卷,李夏用生命守护群众安宁。真正的成长,不在职级的攀升,而在解决了多少群众的“急难愁盼”。青年干部当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把群众的“表情包”视为工作的“风向标”,社区调解多一分耐心,化干戈为玉帛;助农增收添一分巧思,引山货走出深山;窗口服务增一度温度,于细微处温暖民心。“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正是初心最炽热的燃烧。

从浪浪山到新征程,时代场景不断更迭,但成长的逻辑永恒不变。青年干部当以“浪浪山勇气”“浪浪山智慧”“浪浪山初心”为镜,在破局中彰显担当,在协作中凝聚伟力,以为民服务铸就忠诚。唯有如此,方能在民族复兴的“取经路”上,取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真经”,书写无愧于历史的壮丽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丽萍(“小纸青”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