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这一重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持续引领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城市发展的“绿色芯片”已成为衡量城市能级、决定发展潜力的硬核竞争力,它不再是城市的点缀,而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直接关系到城市在未来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武汉市武昌区作为“五首之区”,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新阶段,如何统筹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把握绿色转型机遇,成为考验区域发展智慧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武昌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生态为基,千年古城焕发时代新韵。武昌区坐拥沙湖、紫阳湖、水果湖等多处水域,昔日的“生态包袱”已成为绿色转型的新起点。通过系统治理,全区湖泊水质实现跨越提升,6个湖泊水质全部达优良(Ⅲ类及以上),内沙湖更是自2019年起连续多年稳定在Ⅱ类,蝉联全市“最佳湖泊”。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荣获“2025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工程”。城市空间通过“见缝插绿”精细化改造,公园从休闲场所升级为城市客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渐成现实。黄鹤楼融合园林艺术与市井烟火,汉阳门花园延续老城记忆,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串联城市功能区与生态休闲区,共同绘就一幅生态与文化交织的美丽画卷。
产业向绿,发展新篇奏响时代强音。武昌区坚定不移践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径,近年来累计淘汰和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企业超百家,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与低碳产业集群,全区绿色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落户的独特优势,已吸引超过200家碳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碳交易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同步加快发展碳交易服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碳科技服务、碳普惠应用等新业态,重点布局绿色智能船舶、绿色智能建造、绿色高铁三大特色产业,打造全国双碳服务产业集聚的标杆典范。一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产业变革,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全面深入推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美丽之城,绿动未来。城市的发展,始于人的需求,终于人的幸福。在今天,“绿色福祉”已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标尺,水清岸绿、城林相融的生态环境,正持续吸引高端人才聚集、推动创新资源汇聚,并构建起良性循环。武昌区正以扎实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证明生态投入是最具前瞻性的战略投资。展望未来,武昌将执生态之笔,铸绿色之芯,推动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胜势,书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区新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耘艺(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首义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