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江汉蓝”闪耀绿茵场。7:2,江汉队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在首届“汉超”联赛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比分背后,跃动的是一支球队的拼搏英姿,更折射出一个城区的精神底色与发展脉搏。当足球遇见小龙虾,当绿茵场联动夜市街,江汉区正以一场赛事为支点,撬动整座城区的精气神与发展力。
绿茵传承,老少接力,书写江汉足球基因。江汉队阵容中,17岁小将邓翔龙与54岁“武汉门神”闫毅同场拼搏,绘就了江汉足球老少传承的生动画卷。这背后,是江汉区深耕校园足球,厚植“足球育人”的深厚基底。江汉区拥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8所,足球队员人数近1800人,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人数近万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正如江汉区前不久摘得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足球赛冠军所印证的那样,足球在江汉这片土地,早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一种融入城市的文化基因。哨响塔子湖,沸腾的不只是赛场,更是这座城的运动激情。
“松仔”亮相,文旅融合,变身赛事“第十二人”。“汉超”的精彩,不止于赛场。来自雪松路的“松仔”宝宝化身10号球员亮相助威,它头顶松果、颈挂热干面,魔法包中变出小龙虾与豆皮,巧妙将雪松路的美食符号与足球激情无缝衔接,被球迷们亲切的称呼为“最佳第十二人”。“松仔”不仅是吉祥物,更是江汉将地域文化IP与赛事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从塔子湖的沸腾看台,到万松园的麻辣夜市、江汉路的时尚街区、中心书城的浩瀚书海,江汉区正在踢一场精彩的“文体旅融合”比赛,打出“足球+夜市”“赛事+消费”的特色牌。球迷奔赴现场,不再仅仅为了观看一场比赛,更是为了参与一场融合了美食、购物、文创的嘉年华,真正实现“一场球赛,带动一条消费链,升温一座城”。
多元共筑,协同发力,打造赛事活力生态。“汉超”火爆出圈,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背后是政府的积极作为与企业、民众的热情参与。这不仅是体育赛事的成功,更是政府服务理念与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生动展示。江汉区在硬件设施保障、促消费活动策划、网络宣传造势等方面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文商旅体健融合的全民娱乐场景。区属国企武汉金融街集团鼎力支持球队建设,还将联动学校开展“少年足球嘉年华”“球员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将赛事契机转化为教育资源;宇树机器人在开幕式当天现场派送足球、玫瑰花,点燃江汉的足球热情。球迷自发组织应援活动,挥舞旗帜高喊口号,助威声浪如海啸般席卷全场,展现了江汉人对足球、对体育的热爱。“场上竞技、场下兴业、全民参与”的良性循环,既激活了市场主体积极性,也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为赛事注入了可持续的生命力。
赛事终会落幕,但发展永不终场。江汉的这一脚,踢出了一记超越比分、直抵人心、赋能城市的人文经济学“世界波”。当前,江汉区正全力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江汉区正以坚定的步伐、昂扬的姿态,奋力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汉兴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