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共武昌区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锚定全区支点建设和转型升级的总目标,明确区域发展“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高标准,进一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强干劲。如果说支点建设和转型升级谱写了武昌发展规划的“五线谱”,那么基层治理便是跃动其上的一个个“音符”,它不仅直接关乎政策的落地实效,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验着干部担当作为的真本领。唯有校准基层治理的每一个“音符”,才能让“全年精彩”的蓝图,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美好旋律。
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机制创新。它如同乐曲的基调,决定了整首作品的风格与走向,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有效凝聚起各方力量,共奏和谐乐章。武昌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推动组织体系深度融合。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架构为基础,广泛吸纳辖区企业、下沉单位、社区团队、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共建,深入开展“党员联户、组邻为里”行动。1200余名网格长、6300余名楼栋长与2.5万余名邻里长联动,协调解决噪音扰民等问题4700余个,5.1万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在融雪防冻等应急任务中冲锋在前,真正把党的组织扎根至最末端,让党的力量贯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基层治理成效的核心标尺。坚持民生导向,才能让治理实践洋溢温暖的底色、闪耀幸福的成色。武昌区始终聚焦群众所忧所盼,从“家门口”的小事难事入手,切实破解民生痛点。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矛盾,在28个小区引入信托制物业,重塑“业主当家、物业管家”的服务生态,实现物业收费率与业主参与度双提升。聚焦楼梯房“上楼难”问题,创新“台阶算法”,破解电梯加装费用分摊难题,推动加装电梯480余部。此外,一批社区幸福食堂投入使用、全省首家“小哥公寓”亮相、商务楼宇和社区推出“嵌入式”托幼服务、青年夜校广受欢迎。依托“民呼我应”线上平台与社区“一套表”系统,既减轻基层重复填报负担,让群众诉求更快响应,又提速诉求响应,民生服务的精度与效率持续提高。
民生诉求的有效回应,离不开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干部的实干力度,直接决定了治理之曲在群众心中的响度,基层治理的“战场”也是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武昌区认真落实武汉市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的部署,一批市、区干部以全脱产形式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主任助理,编入网格、楼栋与服务团队,联动派出单位,通过资金支持、规划引导、资源引入,助力社区完成老楼电梯加装、电动车停车棚新建、党群阵地亲民化改造等共建项目,真正“挑起担子”解决问题。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五年成长计划,启动社区工作者“种子计划”,在实战练兵中选育储备一批后备力量,打造一支党组织联系密切服务群众的骨干队伍。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昌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昌在支点建设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实施方案》,11项具体措施为干部加油鼓劲,进一步激发其“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胜不休”的昂扬斗志。
从党建引领的“定调”,到民生导向的“润色”,再到干部担当的“扬声”,武昌区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将宏大的支点建设“五线谱”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乐章”。展望未来,随着基层组织更有力、民生服务更贴心、干部队伍更过硬,武昌区必将在又好又快的发展节奏中,让群众持续畅享美好,奏响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壮丽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寓青(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