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20:5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江夏的晨曦里,总跃动着为民耕耘的身影;纸坊的烟火中,常流淌着温暖人心的回响。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江夏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擂响奋进战鼓。江夏的党员干部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生动诠释“一枝一叶总关情”。江夏正以文化传承厚植城市灵魂,用绿色发展守护家园底色,在服务民生中凝聚奋进力量,让每份惦记都化作看得见的幸福,让每滴汗水都浇灌出美好的未来。这方热土上,念念不忘的初心,终将绽放成万紫千红的春天。

江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从古老的湖泗窑址群,见证着江夏昔日制瓷业的辉煌,其精湛工艺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到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槐山矶驳岸,那坚固的石砌建筑,在长江边屹立数百年,守护着一方水土,成为江夏独特的文化标识。江夏区委全会强调全力走好文化铸魂之路,就是要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使命,在保护好这些文化遗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比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展示、线上虚拟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跨越时空,领略江夏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发具有江夏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演艺等领域,使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真正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江夏文化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江夏区在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成果斐然。曾经因过度开采而满目疮痍的灵山,在政府的大力整治与科学规划下,重披绿装。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山体得到稳固,植被得以恢复,再结合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规划,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更有环鲁湖生态治理EOD项目,涵盖生态环境整治、流域治理、生态科技馆建设等多项内容,全力构建“大湖 + N”发展体系,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变。区委全会为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一方面,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与惩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能耗与污染排放。同时,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江夏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夏区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实事。从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多所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与专业人才,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再到优化社区服务,打造多个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全会对民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唯有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围绕就业、养老、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江夏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在江夏区委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毅前行,走好文化、生态、民生之路,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推动江夏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一幅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新画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强大的江夏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陶玉(“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