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洪山区南湖幸福湾。
黄浦江畔,杨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再到“科创秀带”的转型令人瞩目;长江之滨,“大学之城”洪山也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
近期,随着中共洪山区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胜利召开,全区上下进一步明确要对标上海杨浦区,加速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这一决策既展现了洪山转型的决心,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纵观杨浦的转型之路,其成功并非偶然。杨浦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创造了众多“工业之最”,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工业逐渐衰退,杨浦也面临转型阵痛。
然而,杨浦抓住了“知识创新区”建设的机遇,提出了“三个舍得”的理念: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美化大学周边环境。
杨浦的“三区联动”策略,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融合发展,促进了“学城、产城、创城”的“三城融合”,使高校密集的知识和人才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杨浦经验: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华丽转身
杨浦区的转型发展可谓中国城区转型升级的典范之作。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杨浦的成功得益于其坚定不移推进“三区联动”,打破高校与城区的物理边界和制度壁垒,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便是明证——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优势,集聚了大量设计企业,2023年数据显示,该经济圈总产值达769亿元。
杨浦滨江的改造更是点睛之笔。曾经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保留工业遗存的同时注入新功能,实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这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值得所有工业遗产丰富的城区借鉴。
洪山底气: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资料图:融创智谷。
洪山作为武汉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拥有175万常住人口,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高达55%,相当于每两个洪山人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这种人口结构和人才密度在全国都不多见。
洪山辖区内聚集了35所高校,包括7所985、211院校,拥有55名院士、9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密度全国前三,科教资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洪山的空间优势同样明显。实际管辖面积220平方公里,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7湖12渠环绕,7座山体点缀其间,生态本底优良。
对标借鉴:洪山可以从杨浦实践中学到什么?
资料图:洪山科创大厦。
资料图:洪山江滩。
规划引领,特色发展。杨浦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打造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杨浦滨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等各具特色的功能板块。洪山同样需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好环大学创新发展带,一体推进环理工大创新街区、地大宝谷创新创业中心等众多区校合作项目。
机制创新,打破壁垒。杨浦的“三区联动”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建立了有效的区校合作机制。洪山需要进一步创新区校融合模式,打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科教资源优势向创新发展优势转化。
城市更新,品质提升。杨浦滨江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经验值得洪山学习。洪山同样拥有武钢606等丰富的工业遗存,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实现“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另外,洪山还有白沙滨江、虎泉创客街区、鲁磨路信创产城片和街道口大学之城片四大更新单元同步推进,正在从蓝图走向实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杨浦在开发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打造了后工业特色景观带。洪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应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美丽洪山。
坚定信心:洪山转型正当其时
资料图:洪山区政府。
当下洪山的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支点建设,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洪山作为武汉重要的科教资源集聚区,理应扛起使命担当。
转型难免伴随阵痛,但洪山拥有坚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只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转型期的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
洪山需要发扬“干字当头、奋楫争先”的精神,学习杨浦但又不简单复制杨浦,而是在借鉴杨浦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创新”。它需要洪山立足自身丰富的科教资源、人才优势和发展空间,走出一条适合洪山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拥有35所高校、55名院士和175万人口的洪山,无疑拥有足够的底气和潜力。只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洪山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交出一份高能级大学之城建设的高分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洲(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董育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