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6日湖北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数字湖北专场中,系统梳理了“十四五”时期湖北省数字建设的发展脉络。当“数字经济第一梯队”的标签与湖北紧密相连,这不仅是一组经济数据的跨越,更是一场区域发展逻辑的深层变革。不同于单纯依赖政策红利或资源禀赋的短期爆发,湖北数字经济的“晋阶之路”,藏着一套兼具内生动力与外在韧性的发展密码,为中部地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北样板”。
政策护航为湖北数字经济筑牢发展根基。湖北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湖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纲领性文件,在5G网络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布局、数字经济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扶持。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政策连贯性,不仅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质生态,更通过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政策供给始终与产业演进同频共振。这一系统性政策框架,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规则指引,也释放出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此外,湖北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组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联盟,搭建起多方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前沿技术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区域协同发展是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湖北充分发挥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襄阳和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构建“一核引领、两极支撑、全域协同”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武汉依托光谷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产业高地;襄阳、宜昌则聚焦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这种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不仅优化了全省数字经济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打破了行政壁垒,加速了数字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扩散与应用。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湖北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长三角、成渝地区开展数据共享、技术合作等多层次产业协同,在区域合作中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为全国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贡献了湖北智慧。
产业融合创新是湖北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核心密码。在产业协同方面,湖北走出了一条数实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东风汽车、长江存储、烽火通信等企业率先在行业内推进生产、管理、销售全流程数字化改造,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更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带动了零部件供应商、物流企业等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这种从企业单点突破到产业集群整体跃升的发展路径,既借鉴了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又彰显了湖北特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零和博弈,而是相互赋能、共生共荣的关系。湖北通过深化产业协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了“数字+实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了“虚实相生”的良性发展,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科教大省”到“数字强省”,湖北的进阶之路证明,数字经济的竞争,不是简单的规模比拼,而是创新能力、融合深度和协同水平的综合较量。湖北的实践,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只有发挥政策引导优势,坚持全域协同发展,深化产业融合创新,才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亦奇(“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