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足球像一阵风,从江苏吹向全国。“苏超”破圈而出,“湘超”“赣超”“粤超”“汉超”“川超”“豫超”等相继涌现,不仅踢出了草根足球的热血,也踢开了区域消费的热潮。群众体育正在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重新回归群众生活的中心舞台。这不仅仅是一场运动的复兴,更是一次深层意义的“救赎”。赛事背后,是我们对竞技本真、经济活力与青年精神的三重呼唤。
中国职业足球多年来困于高墙之内,依赖的俱乐部体系、人才选拔僵化、阶层固化,始终难以换来一份出色的成绩单。球迷的不满,并非源于输球,而是看不到球员真正拼搏的态度。然而群众足球赛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没有巨额奖金、没有豪华外援,有的只是对胜利最原始的渴望。“苏超”中庞智超“铁面凝视”的专注、门将严子航丢球后泛红的眼眶、球员拼抢至头破血流仍坚持比赛等画面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加之“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赛事口号,看似调侃,实则是对过往让中国球迷失望的“默契球”“表演赛”的鲜明反叛。“汉超”赛事中也有洪山队球员文辉“胸口碎大石式”防守等网络传播量极高的血性场面。正是这种纯粹,救赎了我们对于足球的信任。它让我们再次相信足球的精神不在资本,而在信念!不在身份,而在拼搏。
在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小微经营者生存尤为艰难。然而像“苏超”这样的赛事,却成了一道意外照进现实的光。值得一提的是赞助商名单中出现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烟火气的名字。它与其他知名品牌并列,以“接地气”的形象脱颖而出,获得800多万网友的关注,被称作“最接地气的赞助商”。可见,群众赛事打破了体育赞助被大品牌垄断的固有印象,让小商户也有机会借势出圈。周边餐饮、夜市摊位、文创产品、休闲服务,因一场球赛而人流涌动,成了很多小本生意的“命运转折点”。足球不再只是球场内的比赛,更成为推动基层经济复苏的一股真实力量。
当下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不少人选择躲进虚拟世界,而如火如荼开展的群众足球,如同现实感强烈的“泄压阀”。年轻人聚集在球场边,呐喊、挥舞、共鸣,他们从球员奔跑的身影中看到坚持,从碰撞与泪水中感知真实,从群众的欢呼中重新找到归属。足球恰似一种社会心理支持装置,以低门槛、高共情的方式,把年轻人从迷茫中打捞出来,让他们再次相信拼搏是有意义的,热爱是值得付出的。
胜负终会揭晓,赛事终会落幕。但足球所点燃的血性、烟火、希望,定能长久地留在街道中、目光里、人心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邹胡成(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