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汉超”无“外马” 发展共“知音”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00:0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汉超”汉阳赛区循环赛第三轮蔡甸区与汉阳区的对决于8月29日落下帷幕,蔡甸区队以2:1战胜汉阳区队。当蔡甸区队5号队长陈博在补时阶段第46分钟的定位球划破夜空,当汉阳区队在第90分钟用一记顽强的射门扳回1分,这场酣畅淋漓的“汉超”对决,早已超越了胜负本身。蔡甸区与汉阳区同为知音文化传承地,在这场交锋里大家早已忘记“谁输谁是外马”的汉超玩笑宣言,当“蔡甸必胜”与“汉阳加油”的摇旗呐喊与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球员们相互映衬,我想,知音文化从不是静态的输赢比分,而是在奔跑、拼抢、呐喊中流动的共鸣。

蔡甸区15号孙立强的率先破门、5号陈博的定位球夺分,汉阳区顽强拼搏扳回一城,两区球员都体现着武汉人“不服周”的拼搏精神。所谓“外马”从不是为输家贴上的标签,而是各区相互追赶超的亲切调侃,是足球赛场上独有的“武汉幽默”。在汉超赛场上,球队有归属,但热爱足球的赤诚没有界限;比分有高低,但竞技精神没有优劣;比赛有输赢,但同为江城奋斗的决心没有分别。蔡甸的破门和汉阳的追分,看台上的掌声与喝彩是一样的响亮。

武汉人嘴上可以开着“外马内马”的玩笑,脚下却朝着同一个方向使劲。因为武汉人的“输赢”,从来不是“你我之分”,而是“我们再进一步”的自我较劲。赛场之外,光谷实验室的灯火凌晨不灭、长江新区的工地如火如荼,临空港的货运集装箱流转不息,这何尝不是武汉在高质量发展赛场上的共同拼搏呢?蔡甸是“生态后卫”守好绿色家底、汉阳是“工业前锋”攻坚产业升级、江岸是“商贸中场”繁荣城市经济、武昌是“科教后腰”输送创新动能、东西湖是“物流边锋”打通内外循环……武汉各个区就像球队的不同位置,少了谁都踢不转“高质量发展”这场球。只有每个区都把“较劲”变成“接力”,把“各美其美”变成“美美与共”,武汉这支球队,才能在建成中部战略支点的赛场中取得最终胜利。

比赛终有胜负,但江城大地上的“知音故事”不会停笔。当我们把“谁是外马”的调侃化作“同是知音”的认同,把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延伸到城市发展的赛场,就会明白武汉的强大,从不是靠一个区的独当一面,而是靠每个区像齿轮一样精准咬合、同向发力。这场球赛,与其说分出了比分的输赢,不如说凝聚了“同是武汉人、共干一件事”的共识。记分牌会翻篇,但各区共谋发展、共筑武汉支点建设的决心,才是值得永远坚守的“胜利”。至于谁输谁是外马?赛后一起去吃碗热干面,不管你加卤水还是加萝卜丁,碗里的芝麻酱早把“内外”拌成了“我们”。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汤佳男(蔡甸区发展和改革局)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