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江汉逐“新”,择“高”而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20:2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江汉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强调,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江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武汉面积最小、经济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江汉区正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努力将发展标杆抬升至新高度,打造支点建设的强劲引擎。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全局视野谋篇布局。政策是引导和激励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条件。今年以来,江汉区不断激发创新动能,着力打通创新要素流动的“堵点”,消除高效配置的“断点”,出台《江汉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围绕创新主体梯度培育、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载体专业发展、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六个方面,制定18条具体措施,精准提供政务、资金、场景等全要素服务,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和协同联动,也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制度化、可持续的坚实保障。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必须集聚产业共进,以聚合要素贯通链条。产业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为科技创新、产业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养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江汉区锚定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目标,积极布局“235”产业体系,加速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与能级提升,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初创企业涌现”的良好生态。通过做实“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促进重点领域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实现知识外溢、技术共享和资源互补,让创新在产业链上发生、在集群中升华。这充分彰显了江汉区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以质取胜的坚定决心,更砥砺着经济大区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敢闯敢试、破浪前行的使命担当。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必须赋能数智转型,以前瞻眼光再造优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江汉区主动拥抱数字浪潮,瞄准“网、云、智、链、数”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智转数改”,建设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转创新中心,引入35家服务商,为5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布局未来产业“开疆拓土”,聚焦元宇宙、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探索建设元宇宙公共技术服务中试平台和低空融合飞行中试基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通过打造应用场景、培育数字人才,不断夯实江汉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从汉口商业重镇到数字创新高地,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培育,放眼未来,创新活力奔涌的江汉区,必将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在创新驱动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在产业融合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成为支点建设中当之无愧的标杆。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令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民族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