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愿闻“其祥”,矢志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17: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三军将士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踏响时代强音。纪念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的画面令人动容。其中,有一位来自湖北省宜都市的百岁老兵宋其祥。这一握,穿越八十载烽火岁月;这一握,连接苦难辉煌的过去与光明璀璨的未来。

烽火岁月铸忠魂,英雄土地谱壮歌。湖北这片热土,曾是抗战前期战略防御阶段的主战场。武汉会战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迷梦,随枣会战、枣宜会战屡挫敌军锋芒。宜昌及其所辖的宜都地区,更因特殊战略位置成为敌我必争之地。1940年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殉国于宜城,彰显“忠勇之志,不可夺也”的民族气节;1943年石牌保卫战,军民一心守住重庆门户,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百岁老兵宋其祥,他的身影背后,是无数荆楚儿女用热血书写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诗篇,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荆楚大地的生动诠释。

历史的烽火已然远去,但伟大抗战精神却永远照亮前路。那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那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那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已深深融入湖北发展的根脉。从当年宜昌大撤退创造“东方敦刻尔克”奇迹的团结协作,到今天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区域协同;从当年凭借山河之险顽强抵抗的因地制宜,到今天依托黄金水道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布局,精神内核一脉相承。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召唤,为湖北奋进新征程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万众一心聚合力,区域协同展新局。团结协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湖北推动中部崛起的必然要求。当年宜昌大撤退靠的是卢作孚民生公司与各方力量的精诚合作,今日湖北发展同样需要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湖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位居中部要冲,需加强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深化与周边省份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只有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一盘棋”格局,才能唱响中部崛起的“大合唱”。

攻坚克难勇创新,转型升级攀高峰。不畏强敌、奋斗自强是抗战军民的鲜明品格,也是湖北突破发展瓶颈的动力源泉。抗战时期湖北军民在装备落后条件下以顽强意志抵抗强敌,当前湖北面临转型升级挑战,尤需发扬这种攻坚克难精神。作为科教大省,湖北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作为老工业基地,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作为生态大省,要践行“两山”理念,做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大文章。唯有保持敢闯敢试的勇气,才能在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

八十载光阴洗礼,抗战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征程开启,荆楚崛起正当其时。让我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磅礴力量,将精神财富转化为发展动能,发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战略远见”的创新精神,书写属于新时代湖北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敏(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审计局)

责编:闻玉强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