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归家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17:3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年9月12日,当专机穿过鸭绿江上空,30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在礼兵怀抱中缓缓落地,这是英雄们第十二次“回家”。从2014年到2024年,我们从韩国把981名英雄接回祖国;而今天,我们又迎来30位沉默的亲人。这条回家的路,他们足足走了七十五年。

1950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侵略者。那年寒冬,气温低至零下40℃,一排排志愿军战士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着前方,直至生命的尽头,这一片“冰雕”群像,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丰碑,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由于战事紧迫、战场移动频繁,部分烈士只能被仓促地安葬在朝韩山野之间。七十多年风雨,曾经的临时墓冢被青草覆盖,被岁月磨平,但祖国从未忘记——“无论你在哪,我都要带你回家”,这是母亲对孩子最坚定的承诺。

自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十一次成功交接了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从1950到2025年,从长津湖到加勒万河谷,中国军人始终把“祖国”二字刻进骨血,把“人民”放在胸口。他们的故事诠释着:英雄不是青铜雕像,而是每一代青年在祖国需要时,都会本能地答“到”。

今天,机长周函将驾驶运-20飞机奔赴韩国,接运第十二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架飞机刚于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它承载着对先烈的无尽缅怀,踏上接英雄回家的征程。返程时,中国空军将派出4架歼-20战机全程护航,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高礼仪,迎接英雄们魂归故里。

我们接回30位烈士,更像把一段段散落的民族记忆重新拼进血脉。他们让我们明白: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有人替你挡下所有子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付出牺牲,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将如此。

对历史,我们终于可以告慰:这盛世,如你所愿。接英雄们回家,也想请英雄们检阅。检阅一条高铁飞驰、航母破浪、北斗组网、嫦娥揽月的东方巨龙;检阅一个把“人民至上”写进党章、把“共同富裕”刻进路线图的家园;检阅一群在和平年代依然敢于喊“若有战,召必回”的后来人。

欢迎回家,亲爱的志愿军英雄们,欢迎回家,请您安心,这盛世中国,将由我们接续守护。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琦(武汉经开区)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