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在重焕长江文化时代光彩中推动支点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22:2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9月12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正式拉开序幕,两江四岸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围绕“人民母亲河”“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开放长江”“长江新时代”五大主题,凸显“文化+科技”元素,一场文化盛宴徐徐展现,沉浸式演绎长江流域的人文与历史风情,望大江东去、溯千古风流,长江文化艺术季再次引爆热点。

当前,正处于全省上下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定位,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攻坚制胜的关键阶段,举行长江文化艺术季恰逢其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从“长江经济带”到“长三角一体化”,从“一带一路”交汇地到“生态文明”先行区,受长江文化熏陶成长的沿岸人民始终肩负着改革创新、发展永不止步的使命担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脊梁。新时代新使命,长江经济的未来正在全国乃至全球视角下被谋划、协同和推进,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加速绘就,我们更需在长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弘扬中,找到属于时代的答案,长江儿女如何守护长江文化精神的根脉,如何在时代奔涌浪潮中完成创造性转化、赢得创新性发展。

城市的发展,需要思想的解放,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意识观念的先行。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科学与理性的土壤,催动了人文独立、自由探索与科学理性的意识层级地震,重塑了整个社会对人、权威、自然与真理的理解,在西方历史进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我们继承与发扬长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再度回望,更是对未来进行深刻的引领与展望。“点亮长江”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映像长江”电影周、“聆听长江”音乐周、“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书香长江”阅读周、“遇见长江”文学周、“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对话长江”学术交流、“唯见长江”艺术季闭幕式……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创作,进一步丰富了长江文化的矿藏,同时与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时尚元素等新兴潮流元素的深度融合,又推动长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造更新,形成文化作品守正创新、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长江文化更加明亮鲜活的良性循环,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奔涌向前、焕发新生,构建起区域文化富饶、人民文化自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是文明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中华文脉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所在。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长江文化则是推动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长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流域经济带,覆盖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目前全国GDP总量前十强城市中,长江流域占据七个。作为一条强大的经济廊道,长江经济带具有无可替代的全球影响力,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文明新形态的关键内核。此次长江文化艺术季,在长江文明发轫和演化的关枢之地,尽展长江文化之美、共谋长江文明之兴,以深度交流互鉴最终通江达海,沟通各地、沟通各族、沟通世界,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湖北的荆楚文化作为长江文化七大亚文化片区的中间环节,是承上启下、连接东西,把七个亚文化区连在一起的关键环节。编钟交响、无人机光影秀、“大河记忆”、《长江组歌》、世界大河名曲联唱等多形式、多载体的交流融合,有利于形成一种共同体的价值观牵引,找到共同记忆、凝聚更多共识,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长江流域、长江经济带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出土简牍展、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等突出地域人文风貌、承载厚重文明的地区文化名片将长江文化推向世界,不断走出区域之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示长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塑造中国文化自信、长江文化自信贡献湖北智慧与力量。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万古奔腾的长江,出世界屋脊,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孕育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理念,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改革创新精神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让这一文化瑰宝在支点建设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倩(湖北科投)

责编:童雅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