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桂香为序,江城以热忱迎世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22:3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几场秋雨洗过,武汉的桂树就热热闹闹地开了。墨绿枝叶间,金桂银桂挤着绽露,甜香顺着东湖风、江滩浪,漫过长江大桥的钢索,钻进街巷里弄。这不是寻常秋味,是双节的“前调”。当桂香飘满江城时,228项文旅活动已悄然铺展,武汉正以自然馈赠的温柔与人文创意的热忱,等候全球旅客。

景区里的巧思,是武汉递出的“活态名片”。古琴台的桂花树下,“知音文化周”正进行着。穿宋制衣裳的工作人员,引着游客体验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沉香混着桂香漫开来,点茶时青瓷盏里的沫饽凝出细花纹,挂画卷轴是伯牙子期的相遇,插花则用桂枝配秋菊。武汉没把两千多年的故事写成说明书,而是拆成五感体验,让文化成了能参与的日常。黄鹤楼旁的斗级营街区,新架的廊桥很是讨喜,站上去正好把黄鹤楼与手中的桂花乌龙框进同一画面,不少外国友人举着相机感叹:“武汉把历史装进了取景框。”

街巷烟火里,藏着待客的“真心密码”。粮道街的桂香,混着热干面的芝麻香、文创快闪店的墨香。万象城漫巷的摊位上,湖北博物馆的蒜鸟文创和故宫冰箱贴摆在一起,不同时空的文化印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小吃摊前,双语牌旁多了非遗面塑传承人,捏出的桂花仙子、知音人物,引得游客围着想学。武汉从不用“国际化”包装市井,只是让热干面的酱香与文创墨香自然融着。它懂,真正的吸引力就在这“热干面配桂花糕”的寻常里。

城市的夜空与江流,是写给世界的“即兴诗”。10月1日光谷高新大道上,23台花车将盛装出行,广东英歌舞的鼓点碰上山南藏戏的唱腔,穿民族服饰的演员挥手,不同肤色的手在桂香里握在一起。入夜后,木兰草原的千架无人机升空,拼出巨型国旗与航天重器,月光下桂树影和科技光影叠着。长江游船上,游客望着两岸灯光秀里“天涯共此时”的中英字幕,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混着江涛与桂香飘远。这些场景里没有刻意的仪式,却让每个人都成了节日的主角。

桂香渐浓,风中便浸透了这座城市的真诚,与烟火气一同温暖着每个角落。不必刻意寻找特色,古琴台的茶香、花车旁的击掌、灯光秀里的问候,都是它自然而然的待客之道。当旅客带着满身桂香离开,带走的不只是文创照片,更是“把武汉装心里”的温暖记忆。这便是江城待客的密码,以真诚为笔,文化为墨,勾勒出“天涯共此时”的动人景致。这个假期,不妨就循着这缕桂香,去徐徐展开江城秋日的温暖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嘉霖 王疾风(“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