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武汉光谷高新大道的23台花车,成了最火的“城市名片”——线下10万市民举旗狂欢,线上5亿次围观刷屏,“丑萌郭靖”冲上热搜,外交部账号主动推介,外国网友直呼“这才是文化对话”。
武汉花车巡游的巧思,是把文化从“玻璃展柜”搬到街头,让每个人都能“触得到、看得懂、有共鸣”。内容既有“大主题”的厚重,也有“小细节”的温度。“河山锦绣”花车上,金色巨龙穿梭青绿山水,宛如行走的《千里江山图》,将“家国情怀”化作直观视觉冲击;“楚风汉韵”方阵里,武当太极与神农架梆鼓同台,让荆楚文化的浪漫不再是课本文字。更动人的是 “烟火气”:潜江小龙虾花车让食客会心一笑,鄂州武昌鱼勾起湖北人的味觉记忆;“爸爸肩头的观景台”“四世同堂的合影”,让庆典成了每个家庭的“国庆记忆相册”。
这种“大叙事+小共鸣”的设计,精准击中大众“文化归属感” 需求。它不刻意追求“高大上”,而是把湖北非遗、地域特色、生活记忆揉进花车细节,让本地人见“家乡模样”,外地人懂“湖北风情”,更让所有人在国旗飘扬中,触摸到“国泰民安”的真实模样。
文旅“酒香也怕巷子深”,武汉花车的破圈,是读懂互联网传播逻辑。不做“官方宣讲”,甘当“玩梗搭子”。活动未启,悬念先至——湖北广电传媒大厦外的“让我看看”“玫瑰”巨型表情包,像一场城市“猜谜游戏”,勾起年轻人好奇。巡游中,官方更精准捕捉“民间热梗”:襄阳花车“郭靖”因“接地气颜值”意外走红,官方顺势推出#丑萌郭靖太可爱#话题,引导网友从“吐槽”变“二次创作”;“扛起女友看巡游”等短视频,凭“真实鲜活”在抖音自发传播,单话题#国庆湖北花车大巡游#霸榜全国热搜超24小时。这种“不端着、会玩梗”的姿态,打破了官方活动的“距离感”。它不预设“标准答案”,而是把传播主动权交给大众——网友的每一次吐槽、每一张合影,都是活动的“免费宣传员”。当传播从“单向输出”变“全民共创”,热度自然如滚雪球般增长。
更难得的是“全域联动”意识。14辆市州花车不只是“地域展示”,更是湖北文旅的“集体亮相”。武汉作为核心,串联潜江、襄阳、宜昌等地特色IP,形成“中心引领、全域共舞”的文旅格局,让活动从“武汉狂欢”变成“湖北盛宴”,既放大了单个城市魅力,也提升了区域文旅影响力。
从一条街的狂欢,到一座城的盛事,再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表达,武汉花车的5亿流量,不是偶然“运气”,而是对“文旅本质”的回归。文旅不是“卖景点”,而是“卖体验”;传播不是“刷数据”,而是“建共鸣”;文化不是“存进博物馆”,而是“融入生活里”。
这场巡游落幕了,但它留下的“破圈密码”值得深思。城市放下“架子”与大众玩在一起,文化打破“边界”与时代融在一起,传播找准“共鸣点”与人心贴在一起,就能让每一次城市活动都成为 “全民记忆”,让每一张城市名片都成为“文化自信的通行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虢碧莹(武汉经开区教育局)
责编:林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