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让节会经济的“流量”变“留量”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23:0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期,湖北武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两江四岸拉开帷幕,12项系列活动持续至10月底;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汇聚近2000家企业,吸引22.5万人次观众,签约文旅项目232.8亿元;“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打造秋冬季畅游湖北、惠购湖北主题活动。这场文化盛宴让节会经济的“瞬时流量”真正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留量”。

节会流量汇成产业能量,让文化潜能激活经济势能。“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通过旅游打卡、景区优惠、文旅礼品等形式,吸引全国游客消费游玩,并在国庆中秋长假充分释放长尾效应,让两江游览、街区漫步、东湖踏青成为游客“必选项”。文创产品凭借社媒“火爆出圈”,文化产业的创新,既要“沉下去”也要“活起来”,以“蒜鸟”毛绒玩具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极具流动和传播属性,让文创成为地域文化表达的新载体和产业跃升的新窗口。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更是给全国文创搭建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舞台,并通过“展演销游”一体化,让文旅IP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唯有以文化为纽带,串联产业链条,才能让节庆“高光”持续照亮经济前路。

品牌庆典浸润市民生活,让文化认同扎根市井街巷。烟火表演再惊艳,终有落幕之时,真正的文化魅力,在于能否融入日常烟火气。“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以每月17日为固定节点,推出“秋爽武汉·17游长江”“舌尖湖北·17寻美味”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出特色演艺、惠民活动、景区优惠、文创折扣等活动,并通过便捷预约和优质配套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文旅消费新生态。这种设计巧妙地将大型节会的“高光”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暖光”,让文化体验从节庆典礼沉淀为生活常态,“以文惠民”模式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在常态化、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中,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文化魅力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城市便拥有了凝聚人心的深层力量。

文化名片彰显发展底牌,塑造近悦远来的城市气质。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以江为台、以天为幕、以城为景,无人机光影秀点亮两江四岸,数智编钟奏响古今对话。“新象长江”美术展、“聆听长江”音乐周、“书香长江”阅读周、“映像长江”电影周等12项特色活动,场景覆盖湖北省美术馆、武汉琴台音乐厅、全省各地新华书店和网络视听平台,把文化盛宴真正送到群众身边,全方位展现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全链条拓展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为湖北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向世界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

文化盛会是城市的“快闪”,而文化生态才是发展的“底色”。让创意火花点燃产业升级的引擎,让舞台的精彩沉淀为日常生活的温度,才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深刻转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宝怡(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人力资源局)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