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湖北经济活力为何这样足?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22:1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从10月9日召开的2025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上获悉,湖北省计划开工武汉市先进封装综合实验平台二期及产业化基地、十堰驭新智能底盘制造、潜江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鄂州中通快递华中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类、产业类项目,计划开工项目六成来自民间投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民间投资何以在湖北“挑大梁”?答案藏在前沿赛道的精准布局、开放格局的深度拓展与政府服务的全力护航之中。

民间投资的“热”,源于前沿赛道的“准”。湖北以“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导向,明确光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核心赛道,民间资本与湖北产业规划的精准对接,瞄准高潜力领域实现“双向奔赴”。在集成电路“后摩尔时代”,武汉先进封装综合实验平台二期项目直指中高密度先进封装中试平台与量产线,计划吸引超50家产业链创新团队落户,填补湖北在先进封装领域的产业空白;潜江太蓝新能源聚焦固态电池研发,助力湖北构建“技术+制造+应用”的新能源产业高地,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先机。正是这种“政府定方向、资本找落点”的精准匹配,让民间投资既踩准产业“风口”,又成为湖北产业链补链强链的核心力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

民间投资的“进”,源于开放格局的“广”。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是打破地域限制、激发资本活力、对接全球机遇的关键所在,通过搭建“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让资本既能向内吸纳优质资源,又能向外拓展市场空间,在全球流动中实现价值快速提升。近年来,湖北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为核心,建成全球第四个、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9条,构建起辐射亚欧美非的“空中出海口”,让跨境物流效率提升60%;鄂州中通快递华中总部基地顺势落地,与花湖国际机场形成“错位互补”格局,打造空地一体智慧物流中心,成为民间资本参与全球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2024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4874亿元,占外贸总额的七成,民间资本正随着国际物流、跨境贸易体系的不断深化,迎来更为广阔的成长蓝海。

民间投资的“活”,得益于政府服务的“实”。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是消解民间资本投资顾虑、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重要保障,湖北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用靶向精准的服务举措为民间投资破除壁垒、纾解难题。2025年4月湖北推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20项具体措施构建民营经济全周期服务体系,对民营企业分类型开展梯次帮扶,从政策端为民间资本注入信心。省发改委以四季度投资“收官战”为契机,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从项目审批简化到用地、用能指标保障,全方位为项目开工“铺路搭桥”。今年1-8月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居经济大省与中部地区首位,这一成绩背后,是政府持续破除“玻璃门”“旋转门”,为民间投资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环境的生动体现。

从先进封装的“芯片突破”到固态电池的“能源布局”,从物流枢纽的“开放链接”到营商环境的“服务升级”,当更多民间资本在精准赛道中找到机遇,在开放格局中拓展空间,在优质服务中坚定信心,湖北必将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道路上,释放更强劲的经济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鹏飞(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