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启动银龄讲学计划,拟招募1225名退休教师支援县镇农村教育,这一旨在缓解乡村优质师资短缺的举措,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大学毕业生抢岗位”的疑虑。事实上,这种担忧源于对计划定位的误读。银龄教师与青年教师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搭档”,二者共同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双重活力。
从乡村教育的现实需求来看,银龄讲学计划是精准补位而非资源挤占。近年来,我国通过公费师范生等政策为农村输送了不少青年教师,他们带着创新活力扎根基层,但也面临教学经验不足、应对复杂学情能力待提升的问题。而参与讲学的退休教师,大多身体健康、精力尚可,不仅持有中级以上职称,更带着数十年沉淀的教学技艺与育人智慧。他们下沉乡村学校,不是抢占青年教师的一线教学岗位,而是通过听课评课帮青年教师打磨教案,以师徒结对传授班级管理心得,填补音体美等“小学科”师资缺口。这种“传帮带” 的角色,恰恰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阶梯,形成“银发领航、青年冲锋”的良性格局。
对乡村学校而言,银龄教师带来的不仅是一堂堂优质课,更是可持续的教育提升路径。他们帮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指导开发校本课程,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对银龄教师自身,重返讲台是晚年价值的二次绽放,是“老有所为” 的生动实践;对乡村学生,老教师的人生阅历与人文关怀,能在知识传授之外给予更多成长指引。湖北此次计划的推进,正是看到了这种“三方共赢”的可能性,让退休教师的“余热”转化为乡村教育的“热力”,让青年教师的“潜力”在经验传承中加速释放。
乡村教育的提质,既需要银龄教师的经验沉淀,更需要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银龄讲学计划是阶段性补位,而非长久替代,其最终目标是通过“银龄领航+青年主力”的模式,破解乡村教育结构性难题。二者形成的教育合力,终将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这正是银龄讲学计划的深意所在。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亚琴(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祁家湾街道办)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