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女孩陈静在宜昌江边主理的“三峡石”文创馆迎来了开业后的第一波客流高峰。她将江边的顽石变为艺术品的故事,正是“主理人”模式在湖北成功落地的一个生动缩影。主理人现象的勃兴,精准呼应了本地消费市场对个性化与文化内涵的新追求,为湖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来自年轻世代的活力与新动能。
“主理人”之所以迅速“出圈”,在于其精准回应了年轻人对“真实性”“故事性”与“归属感”的深层需求。在商品同质化、信息过载的当下,消费者愈发看重品牌价值观与主理人魅力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无论是武汉昙华林的老建筑再生空间,还是宜昌江畔的三峡石文创,主理人皆以独特视角与真诚叙事,将商品升华为有温度的“内容产品”,实现从“交易”到“交往”、从“卖产品”到“卖认同”的转变,这也构成了“主理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湖北拥有荆楚文化、三国传奇、工业遗产、三峡精神、抗疫史诗等丰富素材,主理人作为故事的现代转译者,以设计、运营与传播赋能,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沉默的遗产“说”出话,促成文化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
有别于“昙花一现”的网红标签,主理人实为城市“微更新”的重要推手。他们以“针灸式”改造活化老街、旧厂与闲置空间,以低成本、高灵活度的方式重塑场所功能,延续城市文脉。汉口历史风貌区、襄阳北街、黄石华新1907文化公园等案例,均展现出主理人项目在盘活存量资产、吸引青年回流、推动“以人兴城”方面的积极作用。
“主理人现象”的健康发展,不能仅靠个体的单打独斗,更需要一片适宜其生长的“雨林生态”。湖北要真正将这股力量转化为发展优势,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政策松绑与精准滴灌,简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注册、审批流程,提供初创期补贴、租金减免和税收优惠。针对文创、设计、科创等不同领域的主理人,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搭建平台与链接资源,鼓励建立“主理人联盟”或社群,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互助。
政府、高校、企业可联合搭建集孵化、培训、展示、融资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主理人对接供应链、设计、法务、营销等专业资源,补齐其创业短板。塑造地域品牌与集群效应,整合推广如“武汉设计”“荆楚手作”“宜昌匠心”等地域性品牌矩阵,通过规划特色街区、文创园区,引导主理人业态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声势,让“湖北主理人”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整体IP;宽容失败与鼓励创新,媒体应多关注主理人背后的创新故事与奋斗精神,而非仅仅渲染其“爆火”的结果,营造鼓励探索、接受试错的社会氛围。
主理人现象的勃兴,是时代赋予个体创造力的彰显。若能以深厚文化、产业基础与“敢为人先”精神,搭建主理人成长的热土,让每位有志青年在此“当家作主”,则无数创意“小生态”必将汇成高质量发展的“大气候”,推动荆楚大地在新征程中生机勃发、新潮涌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璟(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财政局)
责编: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