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为预付式消费筑牢“信任基石”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15:4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初衷本是构建一场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商家借此稳定现金流和客源,消费者则享受价格让利与消费便利。然而,频频出现的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费困难等乱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透支了社会信任,更让守法经营的商家无辜受到牵连,扰乱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预付式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基于信任的、资金与服务跨期交换的契约关系。但在这种模式下,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单边化”倾向,消费者提前支付真金白银,而所购服务能否兑现,则完全依赖于商家的诚信与经营持续性。消费者付款后便处于被动地位,权益保障薄弱。

如何为预付消费装上“安全阀”?江汉区推出的“储信安”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探索。该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公证平台并辅以政府信用背书,构建起预付资金的安全屏障。其核心创新在于打破“资金直接进入商家账户”的传统路径,将预付金置于阳光透明的第三方管理之下,使消费模式回归“履约划扣、实时核销”的公平逻辑,既从源头遏制商家挪用资金或跑路风险,又保留预付消费的价格优势和稳定客源功能,实现安全与便利的平衡。是制度层面一次卓有成效的供给侧创新。

“储信安”更是一种寓于服务的有效监管。现阶段,江汉区精准锚定了预付式消费纠纷高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健身与培训领域作为突破口,同时稳步覆盖食品、理发等各类民生关切领域,体现了精准施策、循序渐进的工作智慧。对消费者而言,资金安全获得制度性保障,消费更放心;对诚信商家而言,“储信安”标识犹如官方认证的“信用护照”,有助于吸引客源、提升品牌公信力,形成良性发展环境。

“储信安”的意义,在于以制度创新重建消费信任。它表明,信任不能仅靠道德自律,更需依靠可操作的机制保障。唯有让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落到实处,潜在需求才能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才能持续激发。期待此类模式不断完善推广,使预付消费真正成为促进消费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助推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