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历史警钟铸就城市防护之盾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15:4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10月25日16时,庄严的防空警报声响彻武汉三镇上空。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从2004年开始,武汉每年都会在这一天这一刻,以这样的方式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过去。它是一次对城市防护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一堂面向全体市民的公开课,警示我们在和平年代仍需常备不懈,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坚实防线。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如今硝烟已经散去,这回荡的警报声,是历史的回响,时刻警示我们铭记过去、砥砺复兴之志。历史的苦难辉煌是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奋进未来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更在于面对风险挑战时能够众志成城、有效应对。选择在沦陷纪念日鸣响警报,就是要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心,让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环境来之不易,唯有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将历史之痛转化为强国之志,方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

试鸣警报本质上是一场“城市体检”,将“安全”转化为可听见、可检验的具体指标。此次试鸣严格遵循“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规范要求,凭借精准的时长控制和特定的声音节奏,对全市防空警报系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效检验。通过试鸣,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盲区、定位技术短板、优化应急流程,确保在真正的危急关头,警报能够“响得彻、传得远”。这既是对硬件设施的检验,也是对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和跨部门协同能力的综合性考核,推动武汉人防建设从“有”向“优”,朝着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不断增强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和韧性。

人民防空人民建,人民防空为人民。防空警报试鸣在可控环境下,为全体市民提供了一次熟悉警报信号、了解防护知识、思考应对流程的宝贵机会。当每一位市民都能准确辨识不同警报的含义,知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采取防护措施,城市的应急防控工作就打下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不仅是应对传统安全威胁的坚实保障,也是提升全社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途径,更是将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潜移默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战略性投资。

警报声终会消散,但安全警钟必须长鸣于心。武汉年复一年的防空警报试鸣,不仅是对历史的清醒认知,对现实的积极担当,更是对未来的未雨绸缪。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需将爱国情怀、国防观念、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来时路的坎坷,筑牢当下的安全基石,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强大、更具韧性、更能保障人民安宁的幸福家园,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负责任的态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秋晓(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