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如长江之水,既滋养两岸生灵,亦塑造万里河山。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宜昌落下帷幕。这场以长江命名的艺术盛会,全方位展现了长江文明的独特魅力,是文化的盛事,更是这条大江与一个民族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也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文化传承的当代篇章,让文化血脉在当代生活中最自然地传承。
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让古老的文明基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重新获得生命力。艺术季让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点亮长江”开幕式上,古老的编钟与现代交响乐深情对话,传统的民歌演唱与高科技的无人机光影秀完美融合,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共鸣,让文化的种子在当代土壤中的自然生长。
文化传承需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艺术季将整个城市生活变成了文化传承的现场。从专业音乐厅到社区广场,从美术馆到新华书店,文化如春雨般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映像长江”电影周期间,修复版《洪湖赤卫队》在洪湖当地放映时,许多老人带着孙辈一同观看,影片中的革命故事与祖辈的亲身经历相互印证,文化的传递在代际间自然完成。这种基于生活场景的文化传承,远比课堂讲授更加深刻有力,真正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初衷。
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人的参与和体验,在于成为连接人与人的纽带。在“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上,一幅幅记录长江变迁的作品既记录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也定格了长江大保护中生态修复的珍贵瞬间,吸引很多市民驻足观看,还有许多摄影爱好者自发组织观展交流,分享自己与长江的故事,照片不仅是展示,更是情感的寄托与记忆的存证,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观众与主角的双重身份,既是传承的接受者,也是创造的参与者。
从巴颜喀拉山的涓涓细流到入海口的滔滔江水,从远古的文明曙光到当代的文化创新,长江文化的传承从未停止它前进的脚步,文化的长河也因不断吸纳新的支流而保持生机。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是文明长河的受益者,也是推动它继续向前的力量。回望这场盛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精彩的演出和展映,更是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必将随着长江之水流向未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长江儿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晨(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花楼水塔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