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光照长江,中国气派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22:0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0月30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宜昌圆满收官。伴随高亢的峡江号子与悠扬的钢琴旋律交汇,来自全国的电影人、文化学者与各界嘉宾齐聚三峡之畔,共赴一场文化与时代的盛宴。从“点亮长江”的开幕到“唯见长江”的闭幕,从荆楚大地的艺术交响到文化中国的深情共鸣,这场历时一个半月的文化季,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宣示、文明力量的汇聚、精神支点的再造。

万里长江是自然之河,更是文明之河、文化之河、精神之河。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到白居易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从三峡的壮丽诗篇,到现代中国的绿色图景,长江文化始终奔流不息,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正是湖北、正是宜昌,深度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表达与当代表现,推动长江文化从“地理之美”升华为“精神之光”。这份“光”,既照亮历史,也温暖当下;既凝聚中国气派,也彰显人类共识。

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既要经济的厚度,也要文化的高度。近年来,湖北在奋力建设“美丽湖北”“创新湖北”“开放湖北”的进程中,持续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把文化自信作为发展的灵魂支撑。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关键节点,以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季为契机,让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核、艺术表达与城市气质相互融合,展现出支点城市的文化担当与时代能量。从屈原文化节到三峡国际旅游节,从全球旅行商大会到“跟着电影游宜昌”,宜昌正通过文化创新激发城市潜能、塑造城市品牌。近五年来,宜昌吸引了来自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与创作者,文化IP转化率显著提升,生态、旅游、电影、艺术多元联动,形成了“文化赋能产业、艺术推动发展”的生动格局。

建设文化高地,不止于办好活动,更重在厚植根基。湖北要把长江文化艺术季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国家文化品牌,完善“长江文化带”建设机制,推动沿江城市群文化协同、资源共建、品牌共创。宜昌则应在“以文塑城、以文兴业、以文铸魂”上持续发力,依托三峡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影视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标识地”。同时,要推动文旅融合、产城融合,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让文化真正成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支点城市的精神名片。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体,以人民为本,长江文化这条大河,才能在新时代奔涌出更加壮阔的浪潮。

今天的长江,不只是自然的长江,更是文明的长江、人民的长江。当峡江号子与电影旋律交织,当传统诗意与现代科技融合,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不仅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更让中国人重温文化自信的根与魂。正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止,文化之光也必将明亮璀璨,它将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成为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恒久星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汪扬(武汉市东西湖区“临空青语”网评团队、金银湖街道办事处 )

责编:郭蕾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