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晚,2025年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在宜昌落下帷幕。从武汉江面的开幕光影到宜昌江畔的闭幕交响,49天的艺术“华章”,这不仅是一场跨域携手的文化合奏,也是一场有形可见的文明寻踪,更是一场贯通古今的生动表达。
融合共创,让科技赋能更具实效。以天地为幕布、江水为琴弦,结合精准控制的灯光矩阵、绚烂多姿的烟花表演、变幻有序的无人机编队,共同绘制出一幅“天地为景、江水为韵”的立体动态画卷。当无人机如萤火虫般在夜空中排列出古老的楚辞诗句、“数智编钟”在长江岸边全方位还原古代编钟演奏的真实场景,刻在古籍里的文字“走”了出来,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创新,不是简单地给传统文化披上科技的外衣,而是推动科技的浪潮不断涌向长江水,以技术“上头”推动文化“上大分”,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跨域共享,让文化体验更可触及。金秋9月至10月,武汉、宜昌、荆州等沿江城市携手联动,精心策划了涵盖“点亮长江”“新象长江”“影动长江” 三大板块12项主体活动,将长江流域的文化精华尽数呈现在大河之畔,让各地群众都能沉浸式感受长江文化。在武汉,市民可以欣赏到汇聚国内顶尖院团的舞台艺术精品;在宜昌,露天电影幕布上放映着不同题材的经典影片;在荆州,老少读者共同品味诗词中的大江气韵。从专业剧场到露天广场,从精品展演到群众创作,低门槛、多形态的活动设计,让长江文化的宏大叙事得以突破空间与圈层限制,真正进入到群众生活中。
多元共联,让开放姿态更富魅力。通过歌曲、舞蹈、器乐、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的五大洲艺术家联袂唱响世界文明交流的“大河交响曲”。向水而歌的旋律,为长江故事添新韵,让长江文化更鲜活。同样,跨越江海的对话,随着长江的波涛,传向世界,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长江艺术文化季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大河对话”在武汉举办。论坛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引来全球政界、学界、智库、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大河流域文明传承发展、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深入开展对话与合作,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让世界遇见长江、看见长江、听见长江。以水为媒,千年文脉在科技与光影艺术的交融中焕发新生,当文明的韵律与时代的浪潮相互激荡,长江已然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动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艾文华(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