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七届楚商大会在武汉东湖之滨开幕。这场盛会不仅是楚商为家乡支点建设奉献坚实力量的契机,更吸引了来自天津、陕西、四川等兄弟省市的楚商在湖北落户扎根,聚焦楚地发展核心领域,全力打造“新楚商”的金质名片,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楚商的源头,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的楚国。《史记》记载,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自楚地商业形态形成以来,楚商便以好客闻名。春秋时期,楚商范蠡秉持“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的待客之道,三致千金践行“富行其德”,以礼相待天下豪客,成为楚商好客的典范。如今陈东升、雷军等楚商代表,从危机中发现商机,广结天下好友,为楚地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楚地中崛起的楚商,既有独自闯荡的坚韧,又有万人难挡的豪迈,这独特的血脉基因,代代传承,铸就了楚商的传奇。
楚商的崛起,并非单打独斗。小米武汉总部的落地,带动了200多家供应链企业聚集;“商用车之都”十堰依托东风公司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有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的辐射腾飞,“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态,正是楚商突破“单打独斗”局限的关键,让楚商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当然,老楚商与新楚商的亲密互动,才是强强联合的真实体现。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新血液”的汇入,新楚商的并入,就像一根强心剂,扎在支点建设的脉搏上,为楚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届楚商大会期间,各市州共达成5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676亿元,其中29日大会现场签约项目18个,涉及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合作成果,不仅彰显着老楚商回乡的风采,更凸显新楚商对新身份的认可。楚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团结向新的冲劲、创新争先的态度,让新楚商有在家乡的感觉,投资更有底气,更加坚定了深耕湖北的决心。老楚商与新楚商血脉相融,让两个身份变成同一家人,倍感亲切。
即一家人,便不说两家话。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新老楚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破局,如何互帮互助,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平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赛道布局,赢得新时代的先手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答案或许藏在楚文化的深层基因里——亲商、安商、富商。老楚人为新楚人打好基础,提供经验与资源;新楚人为老楚人集聚力量,带来创新与活力。曾创造多个奇迹的楚人,既然能在文化血脉中奏响青铜编钟之声,也必能在创新时代中走好数字商业之路。听诉求、谋合作,新老楚商携手共进,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从长江之畔到国际平台,楚商用时间证明,商业是一群人、一代人的合作交流。当九头鸟之翼掠过科技的天空,当凤凰之标悬挂国际会展之上,楚商的身份或许不再重要,因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金币数字的跳动,更是商业人之间心连心的牵绊。楚商好客,来楚即楚商人,让我们楚商一起助力支点建设,携手向更高的山巅迈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仁祥(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红卫路街道)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