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宜昌奥体中心圆满落幕。这场历时49天的文化盛宴,从武汉启程到宜昌收官,以艺术为桥、科技为翼、文旅为魂,展现了长江的壮美与中国文化的魅力。烟火散去,江风仍带着歌声,提醒我们把视线从舞台转向更远处。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播种。
长江文化并非博物馆里静止的展品,而是流淌在日常中、充满生命力的存在。文化价值在于被感知,若只将记忆锁于柜中、写于典籍,深厚底蕴也会渐失温度。譬如,“映像长江”电影周在全省设上百个放映点,免费放映超2000场,让文化从高悬之位变为触手可及之物。艺术季里,市民用手机定格无人机与江景交融之景,游客在互动装置前感受千年楚辞韵律。这些可消费、体验、分享的场景,让文化跳出“小众雅事”范畴,融入大众三餐四季,满足情感需求。如此,文化便有了自我造血、向上发展的力量。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虽已结束,但长江文化热度还得持续,如何延续考验智慧,需要把长江文化融入日常。可以把讲长江故事的大舞台拆小,在景区、书店、地铁站台这些地方都设上“微剧场”,大家逛街、通勤的时候,冷不丁就能撞见长江故事,不用再到处找文化在哪儿。艺术季落幕了也不怕,创意不能断。电影频道把“M榜”长期放在湖北,定期搞编剧训练营、短片工作坊,这样文化活动就不会像一阵风,吹过就没痕迹了。还得发动群众,政府搭好台,让大家都来参与创作。社区自己组织“阳台音乐会”“江畔诗会”,把长江的大叙事变成身边的小分享,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长江文化的讲述者。湖北这么做,从集中搞活动到日常有文化,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给其他地方提供了能照着学的文化发展路子。
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硬核支撑。在中部崛起的大棋局里,硬实力让湖北站得稳当,软实力则让湖北走得长远。建成支点,湖北既要有钢铁、光电子这些“硬家伙”撑场子,更得靠文脉历史这些“软实力”添彩头。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期间,湖北的A级景区人潮涌动,游客同比涨了12.9%。文旅一融合,消费就蹭蹭涨,消费涨了又能反哺文化保护,这就是“经济养文化,文化促经济”的良性循环。这种“软硬兼修”的路子,既护住了长江文脉,又让城市活力四射。如今文化与经济相互滋养、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湖北的高质量发展既有底气又有温度,这支点新图景,真是越看越有盼头。
文脉永续,新篇待续。长江奔流不息,湖北昂首前行。支点建设里,文化是破局的密钥,是发展的引擎。以文化为笔,绘就经济新画卷;以传承为墨,书写时代新华章。让文化“软实力”化作发展“硬支撑”,湖北定能在崛起路上踏歌猛进,铸就辉煌新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丹(武汉市东西湖区“临空青语”团队、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