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政府表彰见义勇为英雄先进,江汉区分局汉兴街汉兴派出所辅警刘承欢名列其中。这位普通辅警挺身上前,用钢叉与持刀嫌疑人奋力搏斗的身影,不仅是个体勇气的闪光,更是江汉区近年来不断涌现的见义勇为风尚的一个缩影。当“生命摆渡人”汪勇、“急救侠”张宝剑的事迹与刘承欢的故事相互交织,我们看到的是江汉崇德向善的精神脉络正在有力搏动。
江汉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市井繁华,街巷纵横。在这片热土上,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已从个体行为逐渐汇聚成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刘承欢在执勤过程中面对险情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选择,生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这种担当不是偶然的孤例,而是江汉区深厚道德土壤孕育的必然结果。从快递小哥张裕在火场中架起生命阶梯,到保安队长陈富救助情绪失控老人,这些平凡英雄构成了江汉最动人的道德风景线。
见义勇为精神在江汉区的蔚然成风,既植根于这座城市“勇立潮头、重义守信”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得益于近年来全区持续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江汉区通过舆论引导、典型选树、做实优抚等多种形式,让见义勇为从传统美德转化为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江汉的大街小巷,崇德向善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这种认同在关键时刻便转化为挺身而出的行动勇气。
要让见义勇为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火炬,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起扬善励善的长效机制。江汉区在这方面已做出有益探索——坚持把见义勇为工作纳入政法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工作上大力支持、宣传上多方联动,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这些举措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倡导见义勇为并不等于鼓励盲目冒险。在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同时,也应加强市民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要通过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安全防范教育等活动,提高公众在险情面前的科学施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微光虽弱,却能照亮黑暗;火炬虽小,却可传递温暖。刘承欢的钢叉划出了正义的弧线,无数江汉儿女的善举则织就了城市的安全网。这份见义勇为的精神,既是荆楚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江汉精神的彰显。愿这束来自平凡人的光芒,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让正义之气充盈街巷,让向善之举蔚然成风,为平安江汉、文明江汉注入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任志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汉兴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