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多元,从基本生活照料到精神文化慰藉,从健康医疗护理到智慧养老服务,都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养老服务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我们要将人才建设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支点,通过政策引导、体系培育、机制保障三维发力,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让“夕阳红”的幸福底色更加厚重。
政策赋能引才,筑牢供给增量“强磁场”。人才供给的持续扩容,离不开政策体系的精准赋能。养老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吸引需要打破市场自发调节的局限,依靠系统性政策设计构建引才“强磁场”。要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育政策体系,通过完善补贴激励、拓宽准入渠道、优化发展环境,让更多人愿意投身养老事业。在准入机制上,应打破学历、专业、行业等限制,鼓励物业、家政、医疗等领域人才跨领域转型,支持就业重点群体、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等加入养老服务队伍,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在激励政策上,健全入职补贴、岗位津贴、技能补贴等多元激励机制,将补贴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工作年限挂钩,形成“技能越高、待遇越好”的导向。同时,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等工作中,加大人才配置情况的权重,倒逼养老服务机构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破除养老服务行业“招人难、招人贵”的难题,让养老服务成为更具吸引力的职业选择。
体系支撑育才,锻造专业提质“硬实力”。人才供给的质量提升,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育体系。养老服务已从传统的生活照料向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方向转型,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护理技能,还需具备健康管理、心理疏导、智能设备操作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培育体系,让人才队伍“既有规模,更有质量”。要强化职业教育主阵地作用,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扩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优化课程设置,重点培养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等紧缺人才。同时,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打通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晋升通道,让技能人才有奔头、有前途。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和技能竞赛,结合养老服务领域新职业、新技能需求,及时更新培训教材和内容,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通过“院校培育+机构实训+竞赛提升”的多元模式,持续锻造一支德技兼备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机制保障留才,优化发展稳队“生态圈”。人才供给的稳定可持续,核心在于构建留才安才的长效机制。养老服务人才的流失率偏高,既与待遇保障相关,也与职业认同感、发展空间密切相关。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就必须从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社会认同等多方面发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生态圈。在待遇保障上,推动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绩效相匹配的薪酬制度,确保高技能人才工资增幅不低于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让技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职业发展上,搭建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职业技能认定,打破职业发展壁垒。在社会认同上,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宣传表彰,选树行业典型,弘扬工匠精神,消除职业偏见,让养老服务人才获得应有的尊重与荣光。同时,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用工行为,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通过全方位的机制保障,让养老服务人才安心工作、潜心成长,形成“人才集聚—服务提升—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琦(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北湖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