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作者专栏 > 吴双建

更多

吴双建:我看垄断的铁道部最有良知

发布时间: 2011-02-24 09:5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根据国资委方面出具的数据,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1315万亿元。另有权威部门数据显示,2009年末,铁道部负债总额已达到1.3万亿元。
  这两个数字,都点燃了各路人士的“G点”,要求前者分红,要求后者暂缓建设。
  一个基本常识是,你贷款买房欠债百万,他们认为就可以认定你是“百万负翁”,而忽略了你的房产本身的价值。铁道部1.3万亿债务里面,还包括巨大的土地资产、铁道设备资产以及营运的垄断资格,光看债务,对于这个庞大的帝国来说,显然并不全面,也就是说,加上各地政府的出资,铁道部并没有到那种面临崩溃的可怕程度。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造成货币价值的稀释,经过多少年就会发现,铁道部门当前的高造价,其实是低成本,而高昂的票价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得能够消化。就像当年湖北修建近70公里的武黄高速公路,造价只以单数的亿算,而当前只能修几公里了。
  争议其实并不可怕,就像日本的新干线的建设,也是在极大的争议中建设的,后来反而成为日本的骄傲。但是,舆论对中国铁道部门的焦虑,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建设性。我个人认为,这大概是因为每年春运中铁道部门不好名声的日积月累。其实,就春运而言,铁道部也是最大的冤大头。其一,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国家发展战略所致,再加上春节文化造成的人群移动的潮汐效应,不应该由铁道部来单独承担。其二,航空和公路客运(其实也大多是国企)的票价高昂,导致了铁路成了人们回家唯一的寄托,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每天利润数亿的国有垄断企业,与负债累累的铁道部,这不正好说明铁道部是最有良知的垄断企业吗?因为,他没有追求巨额的高利润,来尽情榨取国民的钱包;其二,铁路职工的待遇,几乎处在农民工一般的境地。其三,它正在为了解决一票难求的现实窘境,在“开动脑筋搞建设”。因此,如果说垄断有理的话,我是赞同铁道部垄断的;如果说垄断企业有良知的话,我觉得铁道部也应该算一个。
  呃,你要铁道部解决一票难求,要他开动脑筋,又要他不建铁路,天下有这等好事,中国只需一秒就可以赶英超美了,还发展个芝麻。而大家呼吁的铁道部改革,要求铁道部市场化,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其后的必然结果就是铁道部的资产和运营分开,然后成立几大运营公司造成竞争的假象,其后紧随的就是票价大幅提价。
  因为,只要一市场化,对利润的追逐就无止境,与企业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了,大家可以翻一翻一些央企在这方面的良好记录。
  高铁的发展,我认为不应该由此停顿。当前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中国发展高铁的示范效应下,都在积极规划和发展高铁,抛开经济方面的细账,抛开啥创新啥自主的,更因为铁路比飞机、比公路客运更低碳。数据显示,一辆私家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火车的7倍,飞机人均碳排放量约是火车的10倍。
  或许铁路并不能拯救地球,但确实给了国民低碳生活的一条选择,就这一点,铁路的建设,就站在了道德的高地。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双建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吴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