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着爱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的入土为安,“爱情天梯”成为绝唱。有媒体报道称,当地借助“爱情天梯”这股东风,拟投资26亿元,打造旅游景点,对此网友展开激烈讨论。就此,江津区宣传部在回应媒体询问时称,投资26亿打造爱情天梯的说法不准确,26亿的投资,包括对四面山、爱情天梯、中山古镇、双峰寺等景点的打造与开发,并形成旅游环线。围绕爱情文化名山这一概念来打造大四面山,爱情天梯将会成为核心景点和重要的文化名片。(11月5日重庆时报)
投资26亿打造“爱情天梯”的说法准不准确,我认为并不重要,无非是外界的理解和当地的口径不尽相同而已。重要的是,当地确实往里投钱了,而且是围绕爱情文化名山这一概念来打造大四面山,其中爱情天梯又将成为核心景点和重要的文化名片。
不止是政府,就连当地百姓乃至“爱情天梯”主人公的子女,都对开发“爱情天梯”寄予了厚望,认为可以借此发家致富。比如“爱情天梯”主人公的小儿子刘明生,看到同村的村民都在以向参观“爱情天梯”的游客提供食宿的方式挣钱,也在自家墙上挂起了“提供食宿”的牌子。他很希望尽快落实开发打造“爱情天梯”的计划,“路修通了,来的人多了,对我们和村民,肯定都好!”
但是,开发“爱情天梯”,发展地方旅游,终究是见仁见智的。包括在当地,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有村民担心,政府整体打造开发后,游客增多,当地良好的生态和植被势必会经受破坏的考验。
我个人认为,当地修建一条通往“爱情天梯”的公路,让更多的人便于前往一睹“爱情天梯”的风采,并无不妥。纵然修建这条路多花点纳税人的钱,也是值得的。可是,以“爱情天梯”为卖点大搞旅游开发,甚至不惜投入26亿元之多的资金,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投入这么多钱搞旅游开发,究竟能否收回投资,并有所回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现在各地都在搞旅游开发,可旅游业终究不是“唐僧肉”,吃起来未必那么香。而开发失败或得不偿失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没有充足的旅游资源夯实基础,光靠一时冲动,纵然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未必能开发成功,更别说以此创收了。
一条“爱情天梯”,能承载多少利益诉求呢?说到底,它不过是两位老人为了上下山方便,不得已而一级一级挖凿出来的“山路”而已。其背后,固然能体现出一位老人对另一位老人的爱,值得我们为之感动。但将其上升至“爱情样板”的高度,甚至以此打造“爱情圣地”品牌,则很让人担忧。也可以说,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两位老人在山上生活这么多年,挖凿那么多级“天梯”,却没有任何官员表示过关心和给予过帮助。现在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了,便主动为“天梯”修护栏,为二老建会馆。如此反差,怎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再说了,两位老人濒临垮塌的老屋,保存下去有多大的意义呢?而他们又有多少珍贵遗物,值着修建一座会馆去收藏?就因为“爱情天梯”,便将两位老人当圣人一样对待,便将他们的遗物当宝贝一样收藏、供奉,未免太顶礼膜拜了吧?
说到底,围绕“爱情天梯”大搞旅游开发,跟许许多多地方政府一样,患的是“政绩饥渴症”。只要有一点点与众不同之处,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千方百计往里砸钱,全力以赴将其“搞大”。至于说实际效果,尤其是最终结局,则很少去考虑。
就在前不久,安徽怀宁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基地项目概念性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即将动工兴建。据悉,“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40公顷,投资27个亿,拟建成国内爱情类主题旅游第一品牌、中国爱情之都。
那么,步安徽后尘的重庆中山镇,凭借“爱情天梯”和26亿元投资,也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且财源滚滚的“爱情之都”吗?怕只怕,最终没能从中获益,反而毁了“爱情天梯”的招牌,甚至包括两位主人公的声誉!
来源:荆楚网
作者:程贵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