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作者专栏 > 楚天评

更多

楚天评:警惕“网络水军”入侵司法地界

发布时间: 2010-11-08 14:1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央视《焦点访谈》揭秘网络推广,曝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网上轰动性事件、话题或人物,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大导演,而网民,则是他们指挥棒下的免费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演员。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自以为代表正义地转载一些贴文、愤怒地炮轰一些人或者事时,你或许走向了正义的反面。
  网民的情绪如此容易调动让人深感担忧,报道中所称制造民意“影响司法判决”,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重点。的确,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的同时,每个人都还是一名“法官”。要想让网民知道舆论和司法的边界,难上加难。
  在现实中,法院对案件的判决,要严格依照于法律法规,要有证人、证言、证物的强力支撑,流程繁琐、程序冗长,更有一个周期,如有疑点,可以一审再审。而舆论的判决,快速而简便。哪怕你案件的侦查还未完成,网民就已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依照自己的情绪,审结完毕。例如重庆的“文强案”,在法院还未判决前,“贪官”、“罪人”的定论,已经充斥了网络,真正的“疑罪从有”。
  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当一方的声音过大时,独立、理性、客观的声音就会消失,因为没有人愿意成为炮轰的对象。而司法机关也往往会害怕引火上身,成为众矢之的,只求尽快平息舆论,只得做出“照顾”网民情绪的判决来。
  特别是疑犯的身份有涉富、涉官、涉警的的时候,舆论一方面在判定施害者的“恶”,同时在张扬受害者的“善”。总是刻意强调受害者的、“漂亮”、“学业优秀”、“孝顺”、“贫困”……等等,来获取同情的力量,加大对施害者的仇恨。仇恨的情感一旦充斥着大脑,性别、种族、身份等,总是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就像“我爸是李刚”一案,因为肇事者是“官二代”,舆论就要求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辟谣的成本总是大过于传谣的成本的,而效果也往往有限。权力部门面对舆论机器的指引,疲惫不堪,最终愿意采取“跨省追捕”的方式,来终结流言的传播。就像“胡斌飙车案”,审判时有网民制造“替身谣言”,未能区分“质疑”和“造谣”的差别,引来警方“跨捕”,而警方收获“责难”。
  掌握了舆论的这些特点,操控舆论并最终影响判决并非纸上谈兵。由于“网络水军”的组织、策划严密,行为分散,制造谣言或传播话题快速而有效,网民参与度高,这也导致受害者维权成本高昂而效果有限。法律和法规的无力,再加上商业利益产业链的形成致道德制约功能丧失,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网络舆论正常的发展。
  我相信,像李刚这样的热点事件,背后未必有导演来操控,但显然一些舆论,走得过快过远,致使我们每位网民,都有可能成为施害人,更是潜在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网民,都自律成为秩序的维护者,充满着科学的质疑精神。
  但是,司法地界防范“网络水军”的入侵,的确是一道课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楚天评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楚天评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